吃着火锅,撸着串!看看古人的过冬“神器”

2020-12-05 09:43:15 作者: 吃着火锅,撸

炭火桌一般分两层,下层有一个方抽斗,可以放些小工具,如炭铲、火钩等,也可放备用的木炭;上层火盆外侧有五六寸宽,可放水壶保温,也可烘烤衣物。每至冬季飞雪弥漫之时,三五友人围坐炭火桌旁,桌上置酒壶小菜,边酌边聊,兴致盎然。脚冷了可以蹬在桌子的第二层上,很是暖和。

聪明的古人还会玩二合一:在火盆里烧松枝,可为居室添香,香薰取暖二合一;也会在火盆上放水,变身加湿版火盆。

西汉大墓出土的铜手炉。只见于史料记载,系首次出土实物,具有重要的补史价值。

富裕人家孩子们上学多用暖手炉,是旧时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圆形,多窟窿,带把手,可以放入炭,可拎也可放进怀里。

炉身分外壳和内胆。内胆多为铜制,内放燃炭,以产生热气,而外壳包裹内胆,既能保存内胆的热量,又能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把热量由内胆口沿上的镂空炉盖(炉罩)散发出来。炉火不会一盖即灭,又不会太旺、摸着烫手,还能透过盖子的空隙,侍弄炭火。古人宽袖大袍,手炉可置于袖中或怀中随身带着,所以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

足炉比手炉大,用锡或铜制成,民间称“汤婆子”,装上热水,可以放到被窝里焐脚,与现代的热水袋相似。讲究些的,还给暖壶做个棉套,晚上脚蹬着不会烫,还能延长保温时间。家中实在没条件用不起暖壶的也有办法,拿块红砖在火上烧热或把布鞋放在炉边烤热后用布一裹就是个“暖宝宝”。宋代黄庭坚诗云“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仿唐代八面熏炉

在这些常用的取暖设备基础上,文人墨客还发明一些比较雅致的取暖设备,熏炉就是其中之一。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铜质器具做工精致,多为宫里使用;民间多用陶土或铁制作。既然是文人雅士所用,它就有一些雅称:“暖炉”、“红炉”。它们在古代诗词中,经常现身,为诗词带来一股“暖意”。白居易曾有一首写熏炉的诗,名为《别春炉》:“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洛阳地处秦岭淮河一线,每到冬天,呼啸的冷风成了标配。古时,没有暖气、空调,逼人的寒气让取暖御寒便成为许多人家的一件大事。在物质匮乏的古代,古人要如何度过苦寒的冬季呢?祖先们想出的五花八门取暖方法,绝对让你惊叹。

西周兽面纹铜方鼎。鼎最初是人们用来烹煮和盛放肉食的器具。

火锅+烧烤+温酒=让胃温暖起来

有没有发现,“鼎”字有点像一个火锅?鼎最初是人们用来烹煮和盛放肉食的器具,柱状足底部可以来燃火,烹煮食物。

东汉镂空花边铜温酒炉。温酒炉下层燃火,上面可以温酒或做小火锅来涮肉。

考古学家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了许多做饭用的陶鼎:鼎足可当支架,不用另起灶台,直接在鼎下烧火就成;鼎内熬油煮汤,想吃啥往里搁啥,跟现代人涮火锅差不多。到了周代,吃火锅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东周王城洛阳内外,能找到各式火锅器皿。比如青铜温炉,上下两层,上层盛食物或酒浆,下层放炭火。

战国错金银铜鼎。鼎内煮肉,肉汤则可以从这个短嘴儿里倒出来。

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时,铜火锅“五熟釜”已经问世。“五熟釜”分有五格,不同的格子里可以放不同的汤料,煮不同的食物,避免串味,可算是鸳鸯火锅、九宫格火锅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