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绿釉烤炉
老雒阳饮食文化博物馆展厅里,一件出土于汉墓的“烧烤炉”最为引人注目。这只烤炉长20厘米,宽16.5厘米,高14厘米,长方形,底部有四只脚,两端有把手,与现代的烧烤炉外形差不多。有意思的是烤炉上架着两根“铁钎”,各穿了5只蝉,蝉眼、蝉翼虽经千年岁月腐蚀,仍清晰可辨。这件文物可以佐证汉代就流行烧烤。
铜斝(jiǎ),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
此外,明清以前,由于蒸馏酒尚未发明,酒精纯度较低,因此,饮用前常需要温酒。温酒具是将酒加热的器具,配以勺子,便于取酒,又称尊,后来也写作樽。李白的诗中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可见尊这种酒具在唐代仍在使用。
斝(jiǎ)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温酒的酒器。1987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青铜斝(jiǎ),通高26.8厘米,口径14.8厘米,腹径8.9厘米,侈口、圆鼓腹、圜底、三柱足,口沿上有2个伞形柱,颈至腹部有一折弧形鋬(pàn),是我国目前所知出土年代最早的青铜斝之一。
想象一下,一千多年前的洛阳贵族,吃着火锅,撸着串,边酌边聊,那画面多美好。
洛阳地处秦岭淮河一线,每到冬天,呼啸的冷风成了标配。古时,没有暖气、空调,逼人的寒气让取暖御寒便成为许多人家的一件大事。在物质匮乏的古代,古人要如何度过苦寒的冬季呢?祖先们想出的五花八门取暖方法,绝对让你惊叹。
古人冬天都穿什么呢?
在冬季衣着上,现代人有羽绒服、保暖衣,但古人没那么好的待遇。冬天家境贫寒的人家只能将诸如柳絮、芦花等缝进衣物或被套中御寒。棉花大面积种植应用后,情况才好了一些。家境殷实的富贵人家,会选择用动物皮毛制作大氅、披风等,厚重挡风。而明清时期皇室的服饰更显奢华。冬季的龙袍,会用黑狐皮制作,用紫貂皮等滚边,保暖效果更佳。帽冠则用熏貂和黑狐皮制作。
绣老鼠葡萄黑绸耳暖
头部的保暖措施夜是花样百出。在唐代,有一种从西域过来的“蕃帽”比较流行:它又称“搭耳帽”,帽两边有护耳,冬天垂下来正好护住耳朵。五代至宋朝,骑马出门的男子会头戴风帽,御寒且挡风沙。元朝,忽必烈有不少皮暖帽、银鼠暖帽。明朝,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暖耳多用狐皮类制成,和今人所用耳套相似。
唐代戴高帽子的三彩文官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