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许多的国家都展开了斗争,为的就是让自己国内的领土变得更大,而在战国后期两个最强大的国家莫过于秦国和赵国。得益于商鞅变法秦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各方面的水平也在稳步提升,而赵国在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军队战斗力也更上一层楼。
这两个军事大国在当时随时都有着爆发战斗的可能性,当年最出名的莫过于赵国和秦国进行的长平之战,可以说他们两个国家在这场战斗上投入了巨大的兵力。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拿出了40万精锐,这几乎是自己国家的全部力量,而秦国也拿出了白起率领的大部队,这些士兵们占到了秦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这场比赛的输赢,决定了两个国家以后的走向。在长平之战之后,秦国毫无疑问的拿下了战斗的胜利,在当时率领赵国将士们的年轻将领赵括以及手下的士兵们全部被白起给俘获,而当时的白起更是做出了一个非常残忍的决定,那就是将这些俘获的士兵们全部下令斩杀。足足有20多万的赵国士兵们,就在白起的手下丧生,可这个时候也不禁发出一个疑问,为何白起有能力灭掉着20多万人,却没有一鼓作气将秦国连根给拔除了呢?要知道,这样一来他们就消除了后患,以后绝对会面临非常小的发展风险。
其实当年的白起没有一鼓作气的将赵国给连根拔除,除了受到上级的指令之外,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自己战斗力的丧失。虽然说秦国二十多万人背俘获,但是这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也让秦国的实力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如果还想要一味的灭掉赵国,那么很有可能形成副作用,反噬掉秦国,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
在当时,其他五个国家也对秦国和赵国的战斗极度关注,如果当时秦国再去攻打赵国,这个时候秦国和赵国都处于非常虚弱的时期,他们就很容易被其他国家乘虚而入。所以说当年的白起没有再继续对赵国发起战斗也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个原因很充分。
不得不说,古人的战略思想还是十分强大的,能够看得清事物的优劣,也能够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确实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