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说苑》中有这么一段记载:随着权力增大,前239年被封侯的那年4月,嫪毐居然在和大臣燕饮上,脱口而出我是秦王后爹(“假父”),此事被大臣密奏秦王,秦王大怒。后来秦王又查得嫪毐和太后已经生有两子,而且二人还曾谋划秦王死后立二人子为新王,但秦王年轻怎么可能死,随意潜台词就是要杀秦王夺位。于是秦王就开始布局除掉嫪毐。
少年嬴政
同样,嫪毐在酒醒后也发现了危险,于是也开始进行造反计划,他“矫王御玺,及太后御”,因为秦制征兵必须虎符和王旨,他没虎符,所以只能征发县里民兵、联合自己的食客们打算进攻秦王居住的蕲年宫,这种乌合之众自然抵不过精锐的秦王亲军,结果咸阳大战,嫪毐军被彻底击败。嫪毐逃跑后被抓获,得到了商鞅的车裂死法,其三族全部被杀,嫪毐和太后生的两个孩子也被杀死,和嫪毐一同谋反的官僚20余人被杀。嫪毐门下食客三千人发配蜀地,当时的四川可不是天府之国,反而是四周封闭、山林众多、蛇虫鼠疫、疫病燥热、还有土蛮袭杀,基本就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四、嫪毐崛起是秦王阴谋?
前面这些故事,大致就是流传最广的嫪毐的故事了。从以上过程来看嫪毐就是一个不知死活,太过放纵太飘了而导致身死。换句话说,他要闷声发大财也许还能享受一段时间。秦王嬴政碍于母亲情面也没过分干涉他们的事。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是不是还有别的可能?
我们从文章第一部分就能看出,吕不韦在嬴异人时代可谓叱咤风云,因为他全权主导了嬴异人的上台。应该说吕不韦的政治眼光独到狠准,当时秦王之下子嗣众多,但吕不韦就看准了在外为质,非嫡非长的嬴异人。嬴异人登基后,政务皆在吕不韦,加上嬴异人在位仅三年,嬴政登基年轻,如此更加剧吕氏一党的根基,造成相权一家独大干涉王权。
嫪毐
而随着秦王年长,也痛感大权旁落,但秦王碍于吕不韦帮助自己的爹异人登基、和太后的私密关系,也不好下手,如此秦王很有可能顺水推舟扶植出一股新势力制衡吕不韦。这股新势力一定要分化吕不韦的宫内支持势力。吕最大的宫内支持者就是太后,所以秦王一定要将太后推向吕的对立面。
我们从历史事迹看,公元前238年,嫪毐和吕不韦两股势力已经事成水火。这时候的嫪毐已经随太后居住雍城,俨然割据一方。且嫪毐凭借太后信任,处处压制吕不韦。所以上述嫪毐酒后说“假父”的事,很大程度上就是吕不韦派人捅上去的。
再从以后的历史看,嫪毐被灭后,吕不韦的势力也因受牵连,“王欲诛相国(吕不韦)”,吕不韦的“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给吕不韦求情的书信雪片似的满天飞来,秦王最开始也许真的没打算杀吕不韦,毕竟吕不韦“奉先王功大”,最后让他去封地老实待着。结果就在吕不韦离开咸阳的时候,这些宾客堵塞道路,给吕不韦送行,加上过去万千宾客求情一事,秦王一看这么有人缘,结果反而促成了吕不韦之死。吕不韦旋即转封蜀地,“吕乃饮冘而死”。而且吕死后,秦王居然网开一面,将过去一起和嫪毐谋反的、已经被迁徙到蜀地的人全部放回来。从这更能看出秦王就是在利用嫪毐和吕不韦搞平衡。
在《大秦赋》中,嫪毐已经崭露头角,是冒死给嬴异人赶车送他们回咸阳的人。此后剧情走向还是挺引人好奇的。毕竟嫪毐在秦王嬴政锻炼帝王心性的路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大秦赋》一定会对嫪毐和秦王后的感情有所描写,而且之前有媒体报道,这次会给嫪毐一段完整的剧情线。到底编剧要怎么讲这个传奇人物的故事,我们还是敬请期待吧。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2、王天海译著:《说苑》,中华书局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