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从周处台到芥子园

2020-12-12 11:19:22 作者: 薛冰:从周处

其实鲁迅先生说得很稳重,他认为文学史上“不帮助也不帮闲的文学真也太不多”,“不看这些,就没有东西看”;而且还特别说到李渔和袁枚,“例如李渔的《一家言》、袁枚的《随园诗话》,就不是每个帮闲都做得出来的。”

我国的文明人有时也很古怪,关于与他的教师一齐屈服敌国做贰臣的周处,他们仍盛赞他的读书精力;而关于只是“立身不谨”的李渔却各样苛求疾恶如仇,拒不承认他在戏剧、小说、园林修建、艺术理论、诗篇、出书等各种范畴的成就与奉献;关于相同“立身不谨”的秦淮八艳的面首们倾泻着极大的热心,并不阻碍他们毫不介意地萧瑟李渔。这种文明现象,或许能引起探求我国传统文明的同志们的爱好吧?

新修芥子园

一代名园了无痕迹,在我总有些于心不甘,持续钻进赤石矶下的冷巷中徜徉,总算在一个叫作“转龙车”的当地,发现了几座陈旧的修建,雕饰的青石门脸,厚重的黑漆大门,多进的厅堂院子,透过那重重迭迭被年月浸泡得泛白的桶扇门,能够看到屋后的一片低凹地,生长着稠密的灌木杂草,很像干枯未久的沼地。间有一两株合抱大树拔地而起,直插云天,衬得背后周处台上的赤石矶分外鲜艳。我想,或许这儿倒真是芥子园的遗址呢?至少,由此多少能够领会到几分芥子园遗址的气氛意境吧!

新修芥子园俯瞰

南京城内这西南一隅,昌盛的高峰当然要数六朝,那时它曾是最会集的士大夫萃聚之所;而周处台与芥子园,约略正代表了它文人荟萃前史的肇端和完结。周处台的修正与芥子园的重建恐怕都是很难办到也不用办到的工作。可是多留下一点文明前史的痕迹,则是举手之劳即可奏功的,比方为它们建立一些标识添加一点阐明,让游人在博览东西水关间的绮罗金粉香艳之余也看一看另一种风格的传统,了解前史变迁,领会人世沧桑,比起如今的只能作纸上游,岂不更多兴味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