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巷是福州保护得最完好的古巷坊,也是三坊七巷里名人新居最多的一条巷。沈葆桢的新居就在宫巷内。沈葆桢被称为我国“船政之父”,为晚清“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先后曾任总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对台湾近代史也有重要影响。沈葆桢的妻子林普晴是清朝出名大臣林则徐的次女。在左宗棠的极力推荐下担任福建船政大臣,担任造船、练兵和人才培养,为组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而尽力,成为前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引入西方科技的前驱,我国近代教育和近代水兵的创始人之一。他兢兢业业、竭尽全力地将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建议付诸实践。
被称为是“睁眼看国际的第一人”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抵挡外辱过程中巨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就在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林则徐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建议禁止鸦片、反抗西方的侵犯、坚持保护我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国际我国人的敬仰。看到这儿不知你有没有感觉三坊七巷的林姓名人特别多,巧的是我的一个本籍福建的中学同学也姓林,她的老家就在三坊七巷。
今日的南后街充溢古色古香神韵,聚集了花灯、裱褙、书坊等许多福州传统工艺职业。但也不乏星巴克、麦当劳这样的进口货,只是在一间我国古韵十足的店肆里卖着洋快餐终归是看着有点不搭。不知洋快餐在这儿会不会不服水土,我这远道而来的游客更乐意找一些本地的特征小吃。
肉燕是福州的传统名小吃,打眼一看与馄饨很类似,实践却有很大差异,它与馄饨的首要差异就在于外皮。馄饨的外皮是用面粉和成面团后再擀制而成的薄面皮,而肉燕的外皮则杂乱多了。制造肉燕的外皮,要先把猪肉用棒槌打成肉泥,再加上番薯淀粉掺匀,擀成薄皮,称为鲜燕皮,所以肉燕实践上是肉包肉,而馄饨是面包肉。这种燕皮薄如蚕翼,里边的馅料清晰可见。
花生汤也是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一道特征传统名点,它的特点是汤色乳白,花生酥而不烂。花生看起来粒粒完好,喝起来却是进口即化,非常好吃。这样一款看起来很简单的甜点做起来却非常检测人的功力。#林觉民#三坊七巷#我国保藏
三坊七巷自晋、唐构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从古至今汇聚了大批当地的大家族、名人,三坊七巷也一直是福州最有文明气味的当地。这儿地灵人杰,历代很多出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儿走向光辉。有的坊名、巷名就可以看出当年的风韵和荣耀。如三坊中的第二坊“文儒坊”初名儒林,因宋祭酒郑穆居此而改为文儒。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以及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新居都在坊内寓居。陈承裘长子便是清宣统皇帝教师陈宝琛。清代出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新居也在坊内,此坊以历代文儒辈出而出名。
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一座牌坊,坊柱上对联为:“译本光辉,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因宋刘涛居此,其后代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宋代诗人陈烈客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新居就坐落在郎官巷。
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勇士生前的住处。林觉民被捕后其家人为避祸将此新居卖与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冰心小时候在这儿寓居过,所以这儿也称为冰心新居。冰心在《我的故土》里曾对新居有所描绘,说是新居,其实冰心只在这儿住过两年,但地址却是记得很清楚,由于经常要给祖父写信,地址天然纯熟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