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韩王安,苟延残喘9年,投降4年后,嬴政为何杀他泄愤

2021-01-02 18:32:26 作者: 《大秦赋》韩

韩国,作为“战国七雄”中第一个被灭国的诸侯,其末代国君

韩王安可谓亡国垂泪。韩王安苟延残喘9年,心境3起3落,屈服秦朝4年后,嬴政为何要杀韩王安泄愤呢?这件事要从头说起。

公元前453年,晋国产生晋阳之战,

赵襄子、魏献子、韩康子三位大夫暗算晋国智伯,分割晋疆土地,建立赵、魏、韩三国,史称“三家分晋”。由于这段历史意义严重,后世史学家把“三家分晋”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韩国虽立,但仅仅一个小诸侯国,周边强敌环伺,底子扩展不开。直到公元375年,韩哀侯灭掉了郑国,要知道,其时的郑国素有“春秋小霸”之称,韩国灭郑,把国都从平阳迁到新郑,韩才时刻短富强过,因而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后来,韩昭侯重用法家代表人物

申不害进行变法,韩国又强盛了十余年。《史记·韩世家》记载:

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因地理位置特别,韩国的强盛,犹如稍纵即逝。韩国北邻魏国、西接强秦,南壤楚国,邻近还有微小的周王室,这样的地理环境,约束了韩国的开展。因疆土太小,军力缺乏,韩国常常成为邻居欺辱的目标。例如当年秦、赵“长平之战”便是由于秦国出动军队进犯韩国上党引起的。

公元前238年,韩桓惠王(名然)逝世,他的儿子

安继位,史称韩王安。韩王安是一个心有不甘,但又非常无法君主。韩王安为太子时,对其父韩桓惠王的无所作为非常不满,等他自己当了韩王,总算理解了父亲的无法。

其时,秦王嬴政狼子野心,势在荡平六国,一致天下。韩国和秦国接壤,并且国力微小,面临秦国的欺负,毫无还手之力,因而,韩王安整日苟延残喘,夜不能寐,在他继位的9年里,韩王安的心境可谓“三起三落”。

嬴政野心虽大,但他开始的方案是先灭赵国。韩赵同属三晋,巢毁卵破,尽管韩王安期望赵国能胜过秦国,但惧于秦国淫威,不敢出动军队帮助赵国。

好在,在赵悼襄王时期,赵国尚有力气和秦国对立,韩国把宝压在赵国身上,看到秦国屡次攻赵不顺利,韩王安总算放下心来,以为有赵国为盾牌,秦国必定不会容易灭韩,此乃“一同”。

公元234年,秦国将领樊於期进犯赵国的平阳和武城两郡,赵军大北,丢失10万余众,韩王安看到赵国不行了,急速派

韩非出使秦国,劝秦国不要出动军队攻韩,此乃“一落”。

韩非是荀子高徒,有真知灼见,他到秦国后,深得嬴政垂爱。韩非向嬴政上《存韩》奏疏,言之凿凿,站在秦国的视点,倾诉秦国攻韩的种种坏处,秦王差点被韩非压服,韩非派人给韩王安送信,韩王安得知秦国答应和自己联盟,不灭韩国,激动不已,此乃“二起”。

没想到的是,韩非除了上疏之外,还进犯李斯和姚贾,在李斯、姚贾二人的合力下,韩非终究死于秦国,未完成“存韩”的任务。韩王安听闻韩非已死,登时面如土色,此乃“二落”。

就在韩王安万念俱灰的时分,赵国又传来了好消息,其时赵王迁继位,赵国名将李牧连连打败秦军,秦将樊於期被李牧打败,逃往燕国。秦国上将军

桓齮被李牧打败,死于军中,秦军先后屡次败于李牧之手,让韩王安再次看到了期望。他以为,秦国也不过如此,自己之前的忧虑,好像有点剩余。此乃“三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