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步疏远,失掉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TOP、3 魏忠贤
魏忠贤少时家境赤贫,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沉迷酒色,魏忠贤常常和一群恶少年赌博,有次,他赌博大输后感到很苦恼,便恨而自宫,改姓名叫李进忠,因早与宫中宦官熟识通融,谣传因而未净全身,仍有一粒睾丸。后来又改回原姓,得皇帝赐名为魏忠贤。
刘瑾并非无能之辈,也未曾将国务当作儿戏。史载,刘瑾将奏章带回私第后,都与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及华亭人张文冕商议参决,再由大学士焦芳润饰,内阁李东阳审阅之后颁布,仍是较为稳重的。用事期间,他针对时弊,对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动,推广过一些新法。即所谓“刘瑾变法”。
TOP、1 郑和
正史仅载郑和为云南人,并无其他生平事迹传世,朱棣皇帝对郑和的人品、才干、常识有充沛的了解。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身经百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亲信。可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本人所具有的本质和条件适合于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带领船队下西洋。
1404年,郑和因功升任为内官监宦官,官至四品,位置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非常信任。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巨大的豪举,1433年,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逝世,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而郑和也就成了现在名望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宦官,尤其是在今日,当年郑和所走的海路,愈加重要无比。
魏忠贤自万历年间被选入宫,隶属于宦官孙暹,靠凑趣他进入了甲字库。他又恳求做皇长孙的母亲王才人的典膳,凑趣上了魏朝。魏朝屡次向王安称誉魏忠贤,王安也就善待他。长孙的乳母叫客氏,一贯暗里伺候魏朝,这便是所谓的对食联系,到魏忠贤进宫后,客氏又与他串连,客氏所以冷遇魏朝而喜欢魏忠贤,两人结成了很深的联系。
后来魏忠贤联合对门客氏先是除去王安,把握宫殿权利,后又不断使用对皇帝的影响力,扩展自己的在外的影响力;后来“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产生,整个朝廷好像在打官司。由于魏忠贤翅膀与东林党相对立,所以世人便把魏忠贤党视为邪党。
直至后来魏忠贤一手遮天,被称之为“九千九百岁”,可是盛极必衰,在崇祯皇帝继位后,冲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TOP、2 刘瑾
刘瑾本姓谈,由于依靠一位刘姓宦官入宫当宦官,改姓刘。弘治年间犯了罪,依法当被处死,后得赦宥,这以后得以在东宫伺候武宗。数次升官,官拜司礼监掌印宦官。
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横行霸道,鱼肉大众,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其时的“国际首富”。
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伏法,结束了其罪恶的终身。罄竹难书的明朝宦官刘瑾,被判凌迟3357刀,分三天割完,行刑结束,割下的小肉块被受过其害的人家抢着买下吃掉,一文钱一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