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冯骥才沪上6小时会友记

2020-09-29 19:17:18 作者: 人物 | 冯

首赴上影演员剧团:巧遇达式常梁波罗

沿武康路缓步去往巴金故居途经武康路395号——上影演员剧团。团里得知消息,提前安排人等候在门前。一位头戴鸭舌帽和墨镜的男士伸着手迎上来——达式常!冯骥才脱口而出。相识数十载,上一次见面还是冯骥才来沪办画展。多年未见,手,紧紧握在一起。

冯骥才和达式常

这是冯骥才第一次来上影剧团。走在上影的星光大道,看着地面上的金色手印,冯骥才拿出手机,拍下了秦怡的手印。

信步来到赵丹塑像时,表演艺术家梁波罗从楼内走出。梁老师恰巧回团里,刚结束拍摄。冯骥才、达式常、梁波罗,分别是78岁、80岁、82岁,70后80后邂逅,拱手,互道珍重。不相见,不相忘。

深记《收获》之缘:它不是一家刊物,而是一位朋友

《收获》创刊于1957年。谈及选择将今年创作的新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由《收获》首发,冯骥才感慨地回忆:我曾经是《收获》痴迷的读者,后来成为《收获》复刊后最初的作者之一。

1978年中国社会尚未完全解冻之际,冯骥才的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出版受阻。一天,一个陌生女子打来电话,说是《收获》的编辑,叫李小林,叫他尽快把书稿挂号寄给她。“《收获》在我背上有力的一撑一推,使我踏上了当代文学的不归之路。”由是,冯骥才把漫长文学路上最深的足迹大部分都留在《收获》里。

在长期交往中,冯骥才喜欢与《收获》的编辑讨论稿子,“他们反对我时从不客气,但当我言之有理时他们便转而欣然。我更喜欢他们与我思辩书稿时所执的思想立场。每逢此刻,我便感受到《收获》不是一家刊物,而是一位朋友。”

曾经有近十年,冯骥才感觉自己被全球化带来的“文明的困境”拉到写作的边缘。一天,又是听从来自《收获》的意见:为什么不把你在田野大地上的种种发现与感动用散文随笔方式写下来,告诉你的读者?于是才有了连续几年在《收获》开辟的“行动散文”专栏。“估计有85%的重要作品都首发在上海这份杂志上。我会与这个真正的文学上的朋友一直做伴走下去。”

剖析文学创作:我确实有两个面孔,还能再写两部长篇

“冯骥才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研讨会”,用主持人王尧的话说“阵容强大”,潘凯雄、何向阳,王伟、孙甘露,程永新,毕胜,赵丽宏,程德培、郜元宝、王宏图、黄德海、来颖燕、木叶、项静……批评家、作家、出版人等40余人出席,被称为几乎是疫情以来,沪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咖位最高的一次文学作品研讨会。

研讨会前,散文家、《上海文学》主编赵丽宏提早来到位于巨鹿路的上海作协,等候老朋友大冯。他说,“大冯是我一想起来就会微笑的作家。他的创作足迹贯穿了整个新时期,而他强大充沛的创作能量,更是令人感佩。大冯三年来出了六七本书,我都看了。这部《艺术家们》有他的影子,大段的艺术评论是他对艺术的思考和观点。”冯骥才最近的两部长篇《单筒望远镜》《艺术家们》,正是他对亲历的历史的回顾与反思。

冯骥才与好友赵丽宏

《艺术家们》是冯骥才今年上半年完成创作的。小说中,楚云天、罗潜和洛夫的画画界“三剑客”,从抱团取暖,逐渐走上分叉的道路,三位艺术家不同的命运背后,何尝不是大时代的浪潮奔涌。“小题材,大时代;小故事,大内涵。”“尽管这群画家纯属虚构,但他们与我同时代,我深知他们的所思所想,苦乐何来,在哪里攀向崇山峻岭,在哪里跌入时代的黑洞,在哪里陷入迷茫,以及他们调色盘中的思想与人性的分量。”冯骥才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