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难打车日之后,嘀嗒们还能做些什么?

2020-10-03 10:38:01 作者: 2020最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必堵车。

“堵哭了!多地大塞车,高速秒变停车场!”“现在打车还得等1个多小时”,受暴涨的出行需求影响,9月30日,滴滴崩了,嘀嗒也崩了……

就在国庆中秋双节即将到来之前,抖音、快手里的堵车视频已经将节日气氛逐渐烘托起来。果然,在9月30日,国庆节前一天,全国各地均出现“2020年最难打车日”,节日气氛的预热被拉到最高潮,大家纷纷感觉,嗯,这才是节日的味道。

在经历了上半年疫情带来的各种冷清之后,“高速秒变停车场、城市出行难打车”反而成了普大喜奔经济复苏的侧面印证。事实上,不仅每逢佳节必堵车,每逢下雨、下雪、上下班早晚高峰也依然难打车、易堵车……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表示,预计2020年国庆假期全国高速公路网总流量将达4.08亿辆次,高速公路网日均总流量约5100万辆,全国公路网日均交通量将同比增长1%-3%。而用户出行的旺盛需求,让出行市场的订单量达到新高峰。

一方面是用户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一边是打车难、出行堵的现实矛盾。

2020年最难打车日之后,作为城市交通四轮出行最大的存量市场,出租车行业的深度改革在今年出现转机;而作为共享经济的顺风车,也有望进一步盘活整体交通效率。

打车难背后,存量市场待优化

由于网约车许多都不是专职司机,受节假日影响,司机回家、出行,减少导致运力急剧下跌。

在此背景下,专职营运的出租车以及顺路合乘的顺风车,优势实际更为突显。就以节假日为例,如果在路面上跑的汽车能充分利用空座率,出行顺路捎人,充分发挥顺风车的互助共享出行本质,或许能降低缓解潮汐出行、节假日出行的堵车压力,让车辆和道路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率。

对于“打车难”,一开始大多数出行平台的做法是,依靠增加车辆、增添运力,来满足需求。而如今,互联网出行平台都在将目光转向存量市场。

嘀嗒出行创始人兼CEO宋中杰在接受《商业数据派》采访时认为,未来,应该更多去优化不持续增加供给的方式。全国将近140万辆出租车,出租车行业这个最大的存量市场里还有许多的机会和空间;目前中国顺风车发展刚刚起步,无论是车主端还是乘客端,都还有巨大的蓝海待开发。

从市场上来看,嘀嗒的战略一直都集中火力在存量市场的优化上,这可能是其与其他出行平台最大的不同。嘀嗒主营的顺风车与出租车两项业务,利用已有的相对稳定的运力,来提升供给端的效率,满足出行需求。而今年以来,滴滴也将拼车、出租车、顺风车业务重新调整和布局,发力存量市场。

回到堵车的话题。对于大城市而言,“堵”是日常,网约车为了解决运力焦虑只能不断增加新司机,这种运营更多是一种增量市场,增加的运力一旦超出范围,反而为城市交通增添了负担。

从出行角度而言,真正的共享经济是顺风车。当现有运力被有效匹配,顺风车实际更符合共享出行的初衷,不仅能解决城市道路的拥堵状况,还符合绿色环保的出发点,当前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都在鼓励这种出行方式。

在由人民数据、中华环保基金会等联合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顺风车行业发展蓝皮书》中的数据上看,每使用顺风车出行1次而减少的碳排放,就相当于为地球种了1棵树。

以嘀嗒顺风车的大数据为例,从2014年9月到2019年底,顺风车主和乘客共同互助行驶了260亿公里,接近于3.5万次地月往 返的距离,这相当于共同减少了700万吨碳排放,减排PM2.5颗 粒物约450万吨,就像培植了66万公顷的茂叶森林。

仅以北京为例,2019年末,北京私人小客车(私人轿车)数量为 303万辆,如果北京的每辆私人小客车都能够提高空位利用率 多合乘2人,那么,在北京地区可实现的私人小客车合乘全年 用量将达到22.1亿人次,相当于北京公共交通全年客运总量 71.3亿人次的30.1%,可以有效分担早晚高峰时段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压力。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