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箫大师再临,教科书式演绎经典名作!

2020-10-17 17:59:23 作者: 笛箫大师再临

国乐大师

笛箫圣手

中国笛王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自然》

还记得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两千零八名太极拳手整齐划一,借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刚柔相济的气质,展现中华文化的和谐底蕴。整段表演从一开始的祥和、宁静,随后逐渐热烈,直至最后呈现出大气磅礴的壮观场面,音乐都将其营造的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担任此次表演配乐作曲、配器、演奏的,就是我国著名的笛、箫、埙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维良。

8岁拿起竹笛,从此再也没有放下

幼时,在父亲的建议下,张维良选择了学习笛子作为课外技能。于是,在苏州人民商场,张维良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支竹笛。由于家境并不富裕,买了笛子没有额外的钱请老师,于是张维良便自己摸索着学习。起初吹不响,几日后吹响了,他便积极地搜集民间音乐的传谱, 又逐渐能够吹出旋律,成为一首歌曲。他的自学成才,自此开启了他的笛乐人生。

张维良的第一位老师是江苏省昆剧院的顾再欣,他学习的第一首曲子便是当时传遍全中国且包含了复杂吹奏技巧的《我是一个兵》。

在顾老师的指点下,张维良顺利地掌握了乐曲中最重要的吐音技巧,并在之后很快学会了吹奏传统戏曲的唱段。

十三岁那年,张维良考入苏州吴县的文艺院团,成为一名笛子演奏员。在团里七年的时间,张维良的笛子技艺逐渐提高。

拜访名师,将南北笛贯通于心

为了更加全面地学习,掌握更多的演奏方法和技术,张维良几经周折和努力,终于拜得“江南笛王”赵松庭为师。从最基础的长音、音阶等基本功开始,一点一滴地细致学习。在赵老师的悉心指导与他自身的勤奋学习下,张维良在三年的时间里收获了极其规范的演奏技巧,并为日后的学习和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1977年,在全国恢复高考后,张维良从上千名的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唯一一名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的笛子演奏专业的学生,并幸运地被安排在北派笛子代表人冯子存的门下。冯子存先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以一曲根据河北梆子和二人台等地方戏曲音乐创作的梆笛独奏《喜相逢》,将一直处在伴奏地位的笛子作为独奏乐器登上大雅之堂。

在与冯老师的学习中,张维良又掌握和了解到了北方笛子音乐的演奏风格。两年多的学习,张维良受益匪浅。“冯老先生的音乐确实了不得,我认为他有一种可以代表中国的一种耿直的文化在里面,我的理解是中国是一个农耕民族,一个农业文明国家,在最讲热情、最需要真实的音乐中,是耿直与实实在在的”,张维良如是说。

除此之外,他也曾到上海和天津,向南派笛子代表人之一陆春龄和北派笛子另一位代表人物,与冯子存齐名的刘管乐拜师学艺。从自学成材到博采众长,张维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学艺这条路上行走。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