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省着用 冰城人爱用耳朵阅读

2020-10-27 09:19:29 作者: 眼睛省着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感叹,中国人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2020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1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纸质书时间为19.69分钟,比2018年减少了0.12分钟。仅有超一成(12.1%)的国民平均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图书。与此同时,“听书一族”正在悄然壮大。截至去年年底,“樊登读书”哈尔滨注册会员已突破50万人。

“听友”:一周“听”10本书

“每天早晨醒来,打开手机上的音频APP,一边听书,一边洗漱、做早餐;上班路上,利用从群力到友谊路近一小时的车程,听一会儿小说、心灵鸡汤;睡前,再听讲书人拆解一本名著……这样的生活不知不觉已经过了3年。”

冰城听友小水(网名)一边描述自己的听书生活,一边给记者看她的听书记录。

“上一周,我‘听’过10本书,约9.8万字。3年来,我已经用耳朵‘读’了1860多小时的书,如果分摊到每一天,‘阅读’时长大概是1.7小时。我都有点儿佩服自己啦!”小水对记者说,利用碎片时间收获知识,很有成就感。

在我们身边,像小水这样的“听书族”,越来越多。

二胎妈妈周女士花了300多元,办了音频APP的付费会员。她说:“有了二孩之后,属于自己的时间特别少,听书可以‘见缝插针’,特别方便,而且专家拆解的心理学、育儿方面的书,对我帮助很大。和孩子们一起听《凯叔讲故事》,是特别愉快的亲子时光。”

54岁的媒体人阿远告诉记者,他一直是纸质书的忠实拥趸,通过手机“听书”,是从今年疫情期间开始的。虽然感觉听书不如读纸质书过瘾,但可以解放疲惫不堪的眼睛,是一种“补充阅读”。

听书的“四种魅力”

其实,不仅仅是在哈尔滨,听书,已日渐成为国人新的阅读方式。

第1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一组数据恰好证明了这个趋势——2019年,我国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成年国民与未成年人的听书率分别为30.3%和34.7%,分别较2018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8.5个百分点。

听书,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

首先,听可以解放眼睛,缓解视疲劳。小水告诉记者,现在她无时无刻都离不开手机、电脑,眼睛极度疲劳,必须“省着用”,所以能“听”就尽量不“看”。

其次,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车上、睡前、洗衣服、做饭……声音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较小,想听就听。

第三,听书,更容易入门,不会让人望而却步。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苑爽举例说,拿起一本大部头的书,很容易让人产生畏难情绪。但是,戴上耳机,声音绕耳,娓娓道来,感觉更像一种娱乐而不是学习。

第四,听书可以缓解孤独。家在外地的小蕊告诉记者,一个人在哈尔滨打拼,有时候很孤独,疲倦、压抑、无聊时,都可以找点儿合适的内容来听,创造一个舒适的个人空间。

听书迎来爆发期?

伴随着“听书族”的壮大,移动有声APP平台也迎来了“爆发期”。

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突破4亿,增速达22.1%。2019年上半年中国有过半网民使用过在线音频APP。该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将达5.42亿人。

今年的疫情使音频平台又迎来一次井喷式的增长。“喜马拉雅”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有声阅读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63%,总收听时长增长了近100%。“得到”APP,2020年7月激活用户突破4000万,“得到大学”累计招生近100000人。2020年10月22日9时46分,“樊登读书”注册用户突破4000万,距上一次千万用户突破,时隔仅9个月。

“樊登读书”黑龙江运营中心负责人王海军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年底,“樊登读书”哈尔滨注册会员已突破50万,黑龙江注册会员突破100万,并在全省13个地市设立了分会。今年,因为疫情,线下书店受到了一些冲击,但线上讲书、听书业务发展很快。后台资料显示,25-45岁的哈尔滨人,有很强的学习需求,是听书的主要人群。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