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此,青年时代,作为一名教师,汪泛舟用自己的学识和人品影响了许多学生。人到中年,他远赴大漠,作为一名敦煌文化研究人员,他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学术精神同样也令学生们钦佩。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徐贵祥是汪老的学生,也是汪老二儿子汪冶明的同学,去年9月,他来到兰州专程拜访自己少年时代的恩师。在文章《到兰州种一棵树》中,他深情地写到:“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人放弃优越的生活,把他乡作为故乡,来到还相对偏远和落后的兰州,建设重工业基地,垦荒开矿,植树造林,发展文化,支教扶贫,才出现了今天这样一个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如今的兰州,黄河穿城而过,两岸树影婆娑。这些遮风挡沙的绿树,是从一代代人的心里生出来的,长起来的。我的老师,就像一棵树,扎根兰州,长在兰州,守护着兰州,美化着兰州。”
家人眼中的敦煌文化守护者
“壮岁赴阳关,戈壁荒原。穿梭洞窟古稀年。”这是汪泛舟老人对自己后半生的注解。的确,从山清水秀的皖西到大漠戈壁,不仅要面对严峻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长年累月承受学术研究时的寂寞与清苦。
“1982年,我们举家迁到西北。刚来的时候,很不适应。因为当时的条件还没有现在这么好,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经常飞沙走石。吃、住都极不方便。大概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我们才逐渐适应。”回忆起当年初来时的情景,汪泛舟老先生的二儿子,现任敦煌莫高窟旅游服务公司总经理的汪冶明至今印象颇深。
而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汪泛舟老人却凭着心中那份对于敦煌文化的执着和热爱默默坚持了下来。汪冶明感慨地说:“父亲那一代敦煌研究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于生活琐事毫不讲究,而对学术研究却怀着一种单纯的执着。父亲一生研究敦煌文学,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家里的后辈们从小也都对敦煌文化有着不一样的情结。”
一生求索不得闲,无论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汪老始终没有停下追寻的脚步。他的研究涉猎敦煌文学(献)、敦煌宗教等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宗教文学(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凭借在敦煌诗以及敦煌学研究上的卓越成就,汪泛舟先后获得“感动甘肃?陇人骄子”等多项荣誉。最令汪老欣慰的是,沿着他的足迹,如今家族中祖孙三代都有人陆续在莫高窟工作,把青春和年华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从物质极度匮乏的岁月走进新时代,“莫高窟守护人”接续奋斗,在茫茫戈壁中践行着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沙漠奇观,惊艳世人,“数字敦煌”,震撼人心……,如今的敦煌莫高窟,既有古老文化的浸润,也处处充满现代科技气息。多年来,莫高窟人不断深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努力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各种方法。不得不说,正是在这些“莫高窟守护人”的坚守和不懈的努力创新之下,让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弘扬的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使敦煌研究院发展成为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成为世界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敦煌研究院从新中国成立前的十余人,发展到如今的上千人,队伍在不断壮大。而一代又一代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也必将成为敦煌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动力。
一代人老去,又一代人仍在前行。丝路漫漫,“莫高窟人”沐月当歌、踏沙而行,始终守护着他们心中最美最珍贵的敦煌……。
皖西日报记者吴前俊汪娟/文陈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