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当代盗墓术:高度职业化,河南、陕西、山西已形成高危地区

2020-10-31 09:17:59 作者: 揭秘当代盗墓

近年来,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科技保护专家也会参与考古工作,他们会及时对一些棉麻纺织品、丝织品等文物进行技术保护。而盗墓贼往往只关心值钱的文物,如青铜器、玉器,而对待一些丝麻制品、竹简等却很野蛮粗暴。对于研究当时墓葬制度非常重要的如荒帷等丝织品、棉麻制品往往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几乎不可修复。

淮南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黄升忠认为,打击文物犯罪案件成功与否,关键看经营深度。黄升忠表示,文物犯罪为高度职业化、集团化、智能化犯罪,作案手段隐蔽,团伙内部从出资、踩点、探测、盗掘、运输、贩卖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侦办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根据淮南市警方侦办多起文物犯罪案件经验,深度经营、全链条打击,是彻底摧毁文物犯罪产业链的基础。如侦办武王墩古墓被盗掘案中,侦办前期,从接到案件线索到综合研判出团伙组织架构,历时近一个月;侦办中期,明确该团伙组织架构后,刑侦部门随即分赴河南、山东等省开展前期摸排工作,技侦、网安及时对该团伙进行全面侦控;在深度经营达3个月之久,全面摸清出资人、盗墓人、销赃人等线索后,专案组组织80余名警力分赴多省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对该团伙实施了全链条打击。

盗墓之殇

“因为被盗严重,我们从2014年开始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陶寺北墓地考古领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京燕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保守估计有一万座墓葬的陶寺北墓地,目前共发掘了大小墓葬250余座,包括大中型墓葬19座,其中一半已经被盗,被盗时间集中在2013年左右。

在陶寺北墓地,密密麻麻布满了盗墓贼用扎杆探墓的探洞,这里的盗掘古墓一度非常猖獗。对于考古工作者而言,面对被盗墓葬常常痛心疾首,却只能哀叹惋惜。

震惊全国的陕西敬陵盗墓案主犯杨彬,他的盗墓硬盘里保存着盗墓时的现场照片,以及其盗掘、贩卖的各种文物,其中很多文物珍贵程度,超过了博物馆收藏。而被他盗卖的“石房子”非常珍贵。时任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处处长的师小群曾描述首次见到“石房子”的印象,“不完全是以往出土的石椁那么简单,加上凸凹处上了白色的粉底,简直有立体效果,美轮美奂。”

暴利之下,趋利的盗墓分子往往顶风作案,一些盗墓者以此为生,这也使得盗墓者即使服刑,出狱后重新犯罪的几率也很高。

“现在是恶性循环。”沈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些年公安机关一直在严厉打击盗墓犯罪,但盗墓者仍然难以禁绝,这使他深感忧虑。据沈军观察,在墓葬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靠山吃山”的思维仍然盛行,一些法律意识薄弱的村民有一夜爆富的心态,在利益驱使下往往会铤而走险。一些盗墓“老手”则以此为生,他们认为盗墓与技术活一样,是一种专业技能,不用就是浪费。

此前,淮南警方抓获的一名资深盗墓贼就曾在狱中放言,他看中的一座古墓葬,是他心中的“紫禁城”,如果文物部门不采取考古发掘,他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这座古墓盗了。

受访的警方人士有一个共识,即打击盗掘古墓犯罪,关键在于斩断利益链,然而这并非易事。

暴利甚至会引发盗墓团伙间因分赃不均而发生“黑吃黑”事件。在武王墩盗掘古墓案中,随着倒卖文物犯罪嫌疑人陆续到案后,淮南警方通过审讯发现,倒卖的文物与盗掘出土的文物在数量、种类上有较大出入,盗掘古墓犯罪嫌疑人在对盗掘文物的供述上也是遮遮掩掩、自相矛盾。

随即,专案组调整思路重新提审盗墓嫌疑人,经过近一个月的审讯,一个“案中案”、“黑吃黑”的意外情况逐渐浮出水面。据安徽和县籍盗墓犯罪嫌疑人供述,其在盗掘武王墩古墓过程中认为,团伙成员多为河南籍、淮南籍,担心后期分赃时会对自己不利,于是纠集同乡来到淮南,在盗墓中途利用夜色掩护,将存放在孙某家中的四件木质文物盗走,藏匿在和县家中,后通过江苏溧阳籍、昆山籍、上海籍人员将文物倒卖至昆山一艺术品拍卖公司。随后专案组立即前往江苏溧阳、昆山及上海对嫌疑人进行抓捕并追缴被盗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