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等等“跑”不过网络的老年人

2020-11-03 10:01:09 作者: 请等等“跑”

西安市莲湖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工作人员在耐心帮助老年人熟悉“陕西养老保险”APP业务操作流程。 本报记者 孟珂摄

10月30日,刘大爷和老伴在公交车站等待乘车。 本报记者 喜顺摄

数字时代,许多老年人有点措手不及。原以为“见过大风大浪”的他们,在这一刻,生活有了许多新变化。如今出门得揣着手机,回家也要看看APP;下楼会跟邻居聊几句垃圾分类,还得犯愁去医院看病如何预约;乘坐公交、地铁要扫码,超市自助收银台不会操作……最近这段时间,记者多次陪伴父母亲一起体验数字时代下老人们的生活。有人说,数字时代,智能手机就是万能钥匙,可很多老人有点赶不上趟。

不会扫码

天天要带着身份证出门

10月20日,在去西安南郊的一趟公交车上,从南稍门站上车去陕西省康复医院的董建成大爷说,他隔段时间就要去医院看病、取药。

“每次出行最艰难的就是扫码。”董大爷说,“出门戴口罩,那是应该,可带身份证就不方便了,年纪大了说不准什么时间就忘了放在哪儿了。上次就找不见了,现在这张还是补办的新证。”

车辆进了公交站,记者看到一位刷了老年卡的大妈,却因没带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和司机说了半天好话,其他乘客拿着手机扫健康码,她只能拿出身份证递给司机,司机对着车上的摄像头扫了一下,最终才让她上了车。她告诉记者:“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就没有微信,疫情期间好几次都没坐成车。我每次出门都记着带上身份证,因为坐公交、坐地铁都要看,特别麻烦,老怕身份证再丢了。”

刷出“无效卡”

老大爷急出一头汗

10月29日晚,满头银发的马大爷和老伴儿游完大唐芙蓉园进入地铁4号线准备回家。走在前面的老伴儿刷了老年卡后顺利进站,紧跟在后面的马大爷刷了几次老年卡都显示是“无效卡”,来来回回在几个闸机上试了个遍,都不成功。看着人来人往的年轻人熟练地操作手机,在“扫码成功请通过”的语音提示下进站,马大爷心里是五味杂陈。

情急之下,满头大汗的他趁其他乘客进站时“挤”了进去,岂不知出站又是麻烦。“不知道出了啥问题,咱也不懂,也不知道问谁。”马大爷感叹,没有智能手机,出个门真的很难。

超市购物

担心人工收银台被取代

在西安市城南一家超市收银处,72岁的李桂珍在自助结账处学着用自助收银机结账,可最终还是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才完成结账。

“以前到超市购物,买个小物件都要排很长的队,让人着急。现在有了自助收银机,人工收银通道更少了,真担心人工收银台全部被自助收银机取代了,那老人们可怎么购物啊?”

李桂珍说,除了购物,去银行办事也挺难的。她有次去取退休金,工作人员说5000元以下去自助取款机,她想查余额和交易明细,工作人员让她下载APP,开通手机银行。“那天我啥也没办,就生了一肚子气。”感觉很委屈的李桂珍说,干了一辈子工作,没想到老了却跟不上时代了。

社会应多给老年人

一些适应期

家住咸阳市渭城区人民路的王建元今年59岁,爱人马萍已经退休了。10月15日,他帮爱人去办理社保卡激活手续。“我用大厅智能机办的,还需要工作人员协助,拍照、手机扫码等程序弄完用了10多分钟,如果没有智能手机就特别难办。”

“数字化时代来临了,很多老年人跑不过网络了,眼花耳背不说,脑子也不好使了,但老人们还是很想融入社会潮流。子女在跟前的,一定要耐心教教老人。同时,也希望一些年轻人遇到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人时,尽可能地帮帮他们,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时候。希望这个社会多给老年人一些适应期,不要遇事一刀切。”王建元颇有感触地说。

专家建议:

不可忽视老年人群体的民生需求

10月30日,针对如何满足老年人群体的民生需求,记者采访了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小俊。他认为,整个社会首先应加强对老年人群体的民生服务主动意识。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持续加大,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加,亟须更加重视满足老年人群体的民生需求,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导向之一,倡导全社会参与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以改善和提高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意识、实际能力、基础设施、外部环境、技术条件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