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外包装上贴的标签,就像是货物的身份证,告诉我们里面是什么东西,它应该被放在什么位置。第一届进博会时,我们使用的都是黑白标签,今年,根据所属展区不同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这样,叉车司机在现场工作时,看到标签颜色就知道该往哪个场馆运送了。”
但有的展商在对接、发货、交货等各个环节都可能换人,“最后一公里”还是免不了出现突发情况。“进博会毕竟不像一般的展会,哪怕展商环节出纰漏,我们也要做好兜底,保证万无一失。”
就在开展前的一天,一辆来自山东的大卡车开到国家会展中心门口。“我们拉的是一块3吨的‘国泰民安’石雕,看看怎么帮我们运到场馆。”接到对方的电话,陆明明一下子懵了,“这是件特殊展品,可展商并不知道需要提前报备,来了个‘突然袭击’。”赶紧向官方申请,现场又紧急调配货车、叉车和人力,将石头运输进馆,并首次通过吊车让巨石成功“站立”在展台。
山东展区展示的‘国泰民安’石雕
当天,还有一位来自长春的“不速之客”,一辆红旗H9轿车。汽车要进馆必须提前半个月申请特别通行证,“这时来这样的展品,按照规则完全可以拒绝入场,但千里迢迢赴展会,怎么能将他们拒之门外?”陆明明和同事迅即与官方沟通,说明情况,并做担保,最终让这辆红旗轿车开进了展馆。
进博保障一环扣一环,“展商对进博会的整体印象,也可以通过物流服务的体验度加分。”陆明明说,他们的使命就是保证让每一件展品准时出现在展台,让展商安心参展,满载而归。
迎红利:朋友圈越来越大
今年,陆明明团队承运的展品价值不菲,但多数个头不大。在物流行业,运费按照重量和体积计算,这似乎有些不划算。但他们不这么看。
从首届在展馆外交货,到去年可把货物运至展馆卸货区,再到今年实现进博场馆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陆明明内心很是感慨,“以前,我们其实已经跑了99%的路程,就差最后进入展馆大门。今年,最后一关终于打通了,这是进博会官方对我们的认可。”
从向别人讨教,到摸索出经验,陆明明如今也成为了其他新加入会展物流服务企业眼中的“老师傅”。展前,其他物流企业登门请教,进博物流哪些环节最关键?如何与展商更有效的沟通?在馆内运输环节注意哪些事项?成就感满满。
从进博会到日常展会,有了服务进博的经历,他带领的会展物流部朋友圈越来越大。
东方国际物流集团会展物流部经理陆明明团队
以往,陆明明团队做过的展会虽然数量不少,但是规模都不大,例如东盟16国、“一带一路”等相关主体的小型展会。有了服务进博会的经验,很多展商自动找上门来。去年在上海跨采中心举办的国内最大的传感器展会,就是一家从没接触的招展商,慕名寻求东方物流的展品运输合作。“经过进博会实战培养出的人才,在面对其他展会时,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服务进博会的口碑,也让那些通过进博会开拓中国市场的海外企业,选择将东方物流作为进入中国的合作伙伴。“一些我们服务过的展商,产品在进博会上被买家相中后,成批地从海外运货进来,像新西兰的蜂蜜、红酒等,双方的合作关系也因此延续到了进博会外,由我们来为他们提供进入中国的一切物流保障。”陆明明说,每年都会增加3到5个这样的新伙伴,今年预计也会有不少回头客,“进博会,的确是一个可以让各方共赢的神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