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艺场与上海时间|亚洲艺术品金融论坛:后疫情时代的艺术

2020-11-14 10:02:57 作者: 全球艺场与上

我们的文物总量1.08亿套,从1955年发展到现在,大概的藏品是4.6亿件。这么多珍贵的文物、文化,我们要怎样让它发挥功能发挥作用,不让它躺在博物馆、躲在仓库里呢?我们就要谈到它的安全问题,在海外众多的博物馆都有一个保险机制,对我们的博物馆来讲,它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博物馆在运转过程中,它从文物的流转,运输到仓储、到展示,包括它在未来社会的交流过程中,其实有很多潜在的风险,我们就提出来要找到一个新的模式来解决。

我们现在提出了用金融创新来解决。保险是它的基础。比如说,我们的保险有一个预防机制,你要建博物馆、要保护财富的时候,提前要有很多的科学的安排、设计、规划当发生应急事件的时候,要有应急预案。比如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发生火灾后,保险公司第一时间不问原由,就赔付三百万英镑,解决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后顾之忧。另外有一部分,马上用于市场去加快文物的补救和征集。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另外一个是补偿机制,当损失发生的时候,由谁来承担呢?保险可以承担这个补偿机制。保险还有一个功能,通过集结专业化的人才团队,进行修复补救措施。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专业的技能还帮助它减少损失。另外就是杠杆效应,国家有八百亿的拨款给文物保护,我们给了80亿做保险联动机制,可以撬动社会更多的财富和更多的专业机构,一起参与到文物的保护当中。

敦煌是一个文化名胜,大家不知道在财政上有一个经典案例,敦煌的保护在于壁画的腐蚀,在研究过程中修复是非常容易的,每年的流沙风蚀带来的持续性损害,于是就有了防沙治林等等一系列的机制,就形成了非常长的文物保护和一体化的社会规划。这个社会规划的财富就不是修一张画,请一个专家,而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有生机、有生态、有农业、有自然、有物理、化学各个方面的专家参与,是社会大分工。利用财政多元化的基本结构,完成敦煌的保护计划,这个计划持续了数十年。

通过社会资源,通过专业化的资源、社会化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生态。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博物馆在承担责任,而是整个社会在承担责任,但是拉动它的是金融创新。

敦煌莫高窟

章莉莉(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市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5年我们与非遗结缘,同时也展开了培训计划,让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还有相关的从业者。在这个模式上我们研发孵化出来当代非遗的创新作品,让非遗之美走进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会有一个非遗传承者的故事,今天我讲其中一个故事,就是缂丝龙袍的当代演绎。

苏州缂丝是用细长而又弹性好的钢针为穿经补纬为主要工具,相当耗时。所谓“一寸缂丝一寸金”。它主要是用来制作皇帝龙袍和官人物资的宫廷传统工艺,一个龙袍要三五年才能制成,苏州缂丝的现任传承人,他是做龙袍,当时给我们提了一个愿望,想做一些新的东西,而不是以前的龙袍或者是宫扇和荷包。我们应了他的要求,邀请了各位设计师一起做了一些创新。我们制作出了缂丝的高定女鞋,也创造了一中西合璧的大礼服系列。当2019年把礼服带去丹麦做展览的时候,欧洲的观众很惊讶,也很喜欢,中国传统工艺的面貌现在是当代的。

大竹灯和“千里江山图”礼服,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

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有自己的大牌会诞生,用的是中国的传统工艺,而且是适合中国人的东方美学特征。我们看看这个迪奥工坊的场景,法国的非遗项目是怎么跟当代相结合的呢?这个工坊里有上百位设计师,他们在设计总监的指导下将法国宫廷的羽毛技艺等等结合起来,形成新一级的高级定制,通过走秀来流通市场。所以传承千年的法国非遗技艺,始终跟潮流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