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记者李颖迪:媒体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要提出新问题

2020-11-29 20:34:58 作者: 对话记者李颖

这个选题采访过程中最难的点在于对受访者内心的突破。作为犯人的家属还是有较强的羞耻感,内心或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屏障,不会轻易相信袒露真实的想法,以及关于事件的原貌。

最初我也有这样的顾虑。但编辑就鼓励我先去,先行动再说。整个过程就是一步一步突破,不能着急。有时候采访真的是靠机缘和靠理解,我会尽可能尊重采访对象的受访态度,等待他们态度的转变。再一个是要能够尽量地考虑对方的立场,也是我刚刚谈到的他们会有自己的诉求。从一些关切故事主人公的诉求出发,也可以拉近与采访对象间的距离。采访方面我更多还是像朋友一样去和他们交谈,洽谈;我们需要和受访者建立一种信任关系。

原来在GQ报道工作时也有一套方法论,就是跟访。在跟访的过程中,你可以近距离观察他的生活,体验受访者的成长环境等,这样你的采访也不可以不再停留在叙事表面,而是挖掘到人物更真实,更自然的一面。

当时去成都采访一名练习生时,我就是采用跟访的形式;等到最后一天我和他一起去跑步时,他突然呕吐,之后我才了解到他是为了身材管理而节食,吃减肥药,以这样一种非常态的方式去逼迫自己减肥。在他身边的你是能感受他那非常焦急,又不甘心的情绪的。而这种现场感的细节是需要跟访才能够获得的。

很多时候坐在咖啡馆里的采访你是无法真正打开受访者心扉的。选择受访者熟悉的地点,环境或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我当时希望采访到黄智博的发小们,但他们也挺忙,各自有各自的工作,表示没有时间。到后来我就提议他们带我去海边玩儿,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海边城市,小时候也经常在海边玩。他们答应了,并且在实采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他们于海边行走时心情也是很放松的。发小还和我聊了挺多,比如他以前和黄智博一起打工,在深圳吃烤鱼等生活往事,我也在这些对话中慢慢感知着黄智博的生活画像。

当时编辑建议我在他的老家住上一段时间,我就在镇上到处游走,去了他以前爱去的网吧,他曾经读过的小学,和他的那些混混朋友们一起吃饭。我大概能够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那一面,所以这部分我采的还是比较实的。

Q:我们注意到,你在这篇稿子中采访了多方信源,同时比较特点的是,文章中也有许多“我”的视角的切入。你是如何理解个人视角在文章里发挥的作用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平衡一篇文章中个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的叙述?

这次采访我没有见到黄智博,没有直接获得更鲜活的素材,只有与他通信的文字材料;所以我会切入一些个人视角让读者感知到这并不是一个全知视角的故事。同时因为没有能够采访到律师,对于他的案子也很难做出更准确的断定,只能从关于他的外围采访临摹出其大致的形象轮廓。后来在写作的时候,就留了结尾这一部分给他,希望用他信件内容呈现给读者,作为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现在的心事什么?他还在关心什么?

未来我打算等他出狱之后,我应该会再写一篇。那个时候就用全知的视角去问去写他。说到底这次因为采访的限制,最后落点其实是落在整个行业的状态,有关黄智博的部分文章里也没有呈现的很满意。我还是希望有一篇关于他内心世界的全知视角人物稿。

Q:在写一篇长报道前通常存在大量素材的堆积。我们在写稿时该如何取舍呢?对于一篇文章里的核心立意或者细节处理,你又是如何应对这些“写作难题”的呢?

对写稿方面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黄智博这篇来说,我前前后后应该改了4稿左右,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还是要非常感谢我的编辑康路凯老师和曾鸣老师!康老师很有耐心,也很温和,无论是在稿子的主题立意,还是说结构上面,都给我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在对于细节把握上我就从康老师和曾老师那儿学到了很多。

记忆深刻的是我和康老师一起到北京采访一位练习生。他是黄智博曾经的朋友,刚刚签约了新公司,所以他并不是很开放,可以在采访中感到他有些紧张。整个聊下来没有太多的信息增量,不足以支撑稿件。但是康老师就有注意到这一练习生的一些细节,比如我们问他“你觉得市场上现在什么样的练习生是最受欢迎的?”他就说,少年感。然后分析了一长串到底什么是“少年感”。但其实他自己就是一个“少年”啊。他就会像谈论商品一样来看待自我,某种行业内化下的商品逻辑。这是一些很小的观察,但这些观察就有利于后续写稿时确立一些立意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