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活,等等老人家

2020-12-03 06:39:17 作者: 智能生活,等

前些天,老伴儿心脏出了点儿状况,需要去长春住院。医院办公如今大多智能化了,这可给老伴儿给难住了。她的手机只能接打电话,没有其他功能。我一想,干脆派我们的三女儿带着智能手机陪她去住院,直至结算出院。还有一次,我与老伴儿逛夜市,老伴遇到一件想买的东西,可没有带手机,又没带现金,幸亏我带了手机,当时扫码付了款。老伴儿非常高兴,说智能化就是好。

我们的经历说明社会需要数字化,老年人更需要数字化,只有数字化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年轻人应该帮助老年人学习数字化知识,辅助老年人适应数字化生活,协助老年人克服数字化的困难。作为老年人,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摸索、刻苦钻研,努力掌握数字化的知识和技能,为智能生活奠定基础。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切实解决关于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要求在各类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否则数字服务就缺失了温度。我们的社会要在智能时代快节奏生活的同时,不忘给予慢节奏生活的老人群体多一些体谅,让科技的便利惠及每个人。

做永不掉队的老年人

■ 谭以祠 江西南康 谭邦村村民

我是1942年出生的农村老人,也是一名退伍老兵。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得到了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前些年有人说,以后不需要去银行,更不用支取现金了,微信、支付宝就可以直接支付款项。对此,我当时认为是天方夜谭,是绝不可能的。现如今这已成为现实,通过学习和反复操作,现在我也能应用自如。去商场、超市不再带现金,购买蔬菜、肉类、日用品都是扫码支付,还会“淘宝”选购药品,平时外出已经习惯出示健康码。如今,我们村就连红白喜事的礼金也是通过微信、支付宝发红包或转账。触网后的生活方便又轻松。

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每天上网实时浏览时事政治、军事动态、疫情防控、文化娱乐、旅游摄影和老年生活信息。我还学会了通过12306网站预订火车票,先登录网站查询高铁车次,再查看到站、经停时间、价格等信息,选好后就可以网络支付买票。乘车时,身份证验证通过就可以上车,连取票的环节都省去了。村里老年协会的活动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网上直播,老战友、老伙计们平日在微信里联系得更紧密了。几年的上网生活使我深深感受到了网络时代的优越性、先进性。

我们年纪大的人,只要坚持多学习、多实践,没有学不会的。让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做永不掉队的老一代。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2月03日第12版)

微 宇整理

习惯走老路 显然已落后

■ 邵兴国 辽宁沈阳

退休翻译

我退休在家好多年了,每天在电脑前浏览新闻、去菜市场买菜、帮着带带孙辈、遛遛狗,退休生活简单平静。以前从没想过,像我这样的老人终有一天也成了社会智能服务系统的应用者。

从广州看儿子坐飞机回沈阳,我原本不让孩子送的,这样做是为了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心里也觉得没必要。我年轻的时候外派伊拉克那么多年,独自出行没问题。可孩子们不同意,坚持要送,说是现在的机场办理登机是自助的了。果然,值机柜台没有了工作人员,一排排自助机忙着打印票据。在儿子的帮助下办好值机,托运了行李,但这样便捷的值机方式却让我无所适从,不禁感叹真是要被科技抛弃了!

其实在家也一样,女儿充当了我们老两口的信息化代理人,网上购物、网约打车、社保登记,一一代为办妥。我对着自己的智能手机,常常一脸茫然,除了微信和打电话,我不会用其他功能。我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也不能幸免地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束缚和困惑。

个人觉得,老年人之所以被科技发展和智能化的进程边缘化,也有自身的原因,一是习惯走老路的惯性,接受新鲜事物比较被动;二是惰性,认为自己已步入晚年,求安逸,不愿花精力在学习上;三是依赖性,依赖儿女操办大小事宜。要想不被智能社会边缘化,不能只靠国家的政策,老年人也要积极学习新事物,克服上面说的“三性”困难,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智能科技社会带给我们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