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大学期间,我专程来北京观赏鸟巢和水立方。”学习修建专业的小朱对雄伟的奥运工程一向心驰神往。
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让小朱有了完成希望的或许。2015年大学毕业后,小朱进入一家修建企业作业;二零二零年3月,他接到了进驻国会二期工程的告诉。“特别激动,不敢相信。这是我职业生涯的里程碑。”
“我会多看看书,还要迎候考试。”小朱对妻子说,他又有了下一个希望。“我报名了本年的一级建造师考试,期望能不断提高自己。”
在屏幕里看到爸爸,小朱的女儿一向开心肠笑。“爸爸本年不回去了,等工程完毕了,等你再长大一点儿,爸爸带你来首都。”小朱满怀神往地对女儿说。
刚来北京的兄弟俩:沿着父亲的脚印斗争
京杭大运河畔,北京城建集团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归纳交通枢纽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吊臂树立。电焊工崔鹏飞特意换了顶洁净的安全帽,他拍了拍肩上的尘土,把弟弟崔永飞拉到身边,拿出手机开端连线。
“爸,俺跟弟在这新年挺好,你留意身体。”手机屏幕前的兄弟俩一个36岁,一个33岁。屏幕另一端,远在河南林州,年逾六旬的老父亲笑得脸上的褶子都拧在了一同。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归纳交通枢纽项目工地,崔鹏飞(左)和崔永飞兄弟俩和家人视频连线(2月8日摄,手机相片)。新华社记者孔祥鑫摄
“你看看,现在的工程可厉害了!”哥哥将手机摄像头对着工地现场,占地7个足球场大的工地上,50多台履带吊、轿车吊、旋挖钻机在施工场所作业,吊臂鳞次栉比、刺破漫空,恰似一片钢铁森林。
一根长36米、直径1.2米的钢筋笼平放在固定轨道上,上千个焊点均匀分布。兄弟俩刻不容缓向父亲展现效果:“焊缝丰满,焊肉要焊厚,还不能‘咬肉’。”
父亲年轻时做瓦工,关于工地上的事分外了解。父子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攀谈甚欢。“出去就要好好干活,留意安全。”“头回干这么大的工程,要给家里露脸哩!”“多干一点不吃亏!”父亲不停地叮咛。
“父亲30多年前从前在北京干过工程,小时候常常听他提起北京。”弟弟说,上一年兄弟俩一同来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业,老父亲特别快乐。“咱们会沿着父亲的脚印持续斗争。”
关于这份作业,兄弟俩感到分外荣耀。哥哥背诵起早已准备好的“导游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归纳交通枢纽坐落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空间结构的交汇处,是亚洲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工程,更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开展的标志性工程。”
从老父亲到俩儿子,从泥瓦工到电焊工,从下苦力到讲技能……靠着斗争的双手,崔家人在外务工收入越来越高,兄弟俩不仅在电焊技能上暗暗较劲,在日子中也相互鼓劲。他们在老家县城都买了高楼,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
“新年有机会去天安门转转,给我发个相片。”连线完毕时,父亲向兄弟俩说出了自己的新年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