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们,一起来看中国全飞秒第一人周行涛做手术|第医线

2021-02-17 09:23:31 作者: @近视眼们,

2010年在国内首先展开全飞秒手术时,由于其时国内还没有引进“切边”软件,角膜上这个2毫米的小切断有必要靠“手艺”完结,不能有一点点误差,周行涛成功探究并完结近百例手术,直到次年这种“切边软件”引进国内,该手术在全国更快遍及。

手术做得多了,他深化考虑,从患者角膜上取下来这两片小小的透镜,丢掉惋惜,是不是能够“变废为宝”呢?所以,他和团队在医院里打造“透镜库”,并建议建立全国透镜再使用协作组,他保存部分角膜安排,用于对角膜病患者的科学研讨。

一位湖北来的7岁小朋友,总说眼睛痛、看不清,被当地确诊为“角膜炎”。疾病重复发生,让爸爸妈妈很着急,寒假来到上海,找到了周行涛。周行涛说,这位小朋友是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种病开展很快,严重影响视力。曩昔的做法是经过准分子激光医治性角膜切削术(PTK),将角膜外表的病灶削除。该办法“治标不治本”,终究角膜越“削”越薄,终晚期只得依托角膜移植。

“不管多么糟糕的眼睛,我都会尽全力救治,期望他们能看清这个夸姣的国际。”在与团队成员评论后,他给出了计划:先用激光把角膜外表的病灶打掉,再用他人做全飞秒手术取出的透镜进行移植。手术成功,患儿父亲很激动,周行涛指着相片说,“近视患者经过全飞秒手术取出的微透镜纠正了视力,角膜病患者则经过同一枚微透镜医治了角膜疾病,一箭双雕!公益捐献交心,这透镜贴上去天衣无缝!”

近视防控,做得“还不够好”

从“准分子激光”到“全飞秒”,从“有刀”到“无刀”,我国眼科学界关于立异技能的研讨不断扩展。手术是有规范的,但患者是千变万化的。“医师要站在患者的视点为他设计计划。有些技能虽好,但不合适他;他或许只看到眼前,你要为他想好‘后路’。”周行涛说。

当天,门诊来了一对父女。父亲说,12年前,他的双眼手术也是周行涛做的,期望再次帮帮女儿。当年,考虑到他的角膜状况,一只眼睛做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另一只由于有外伤史就做了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这两种手术技能或许不是最新的,但其时却是最合适患者的。”周行涛立刻给他做了一个查看,发现这一双眼睛仍旧状况不错,令他非常高兴。女儿查看后有圆锥角膜的潜在顾忌,做全飞秒或有危险,周行涛为她挑选了眼内晶体ICL手术。

“激光近视手术品种许多,这要求咱们在术前做好详尽查看,全面剖析,不能草率上台。关于杂乱患者,更要学会联合运用各种技能和办法,个性化处理。”周行涛说,有些人对近视手术存在两种知道误区,一是以为激光手术简略,“没花头”;二是以为激光手术并发症多,“不发起”,实际上这些观念都有偏颇。“假如你只把它当技能,它永久仅仅技能;假如你继续立异研讨,它有或许开展成一门学科。”周行涛团队现在已是全球宣布全飞秒SCI论文最多的团队。

这些年,他一向致力于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作业。他仍记住20年前自己的老师说,“近视是看不完的,会医治不稀罕,凶猛的是不要让他开展到近视。”

为此,周行涛做了不少尽力,比方带领团队建立了儿童和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与闵行区联合推动近视防控的“闵行形式”,建立全国近视防控志愿者联盟等,并主编了不少科普书本,取得过上海市科技进步科普一等奖。

回忆作业,他坦率地说,“近视防控是协同作战,由于种种原因,我做得还欠好,这是我的心头之痛。”周行涛有个愿望,本年有更多时刻参加近视防控作业,他不只期望手术“越做越好”,更期望能“越做越少”。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左妍

我要爆料 联系电话:021-22899999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