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4名牺牲边防英雄的照片看哭网友:记住他们

2021-02-20 13:21:22 作者: 祖国山河一寸

肖思远献死后,战友们收拾遗物时,看见他在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走在喀喇昆仑,咱们便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疆域,无比骄傲!”

这种爱,无关年纪,都是一腔“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赤胆忠实——

陈赤军地点营官兵聊起营长时说:“他最喜欢的,好像除了作业仍是作业。”在一本书中,他特意标示了一段话:“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走上奋斗一线前,王焯冉向党安排递送了入党请求书。他说:“这个时分递送入党请求书,便是期望安排能在使命中调查自己,在奋斗一线调查自己。”

边防奋斗中,他们用芳华和热血饯别了自己的誓词。

万千将士如斯,万里边关如铁。“为公民戍边、为祖国守防”成为一代代边防官兵赓续传承的血脉信仰。

今日,据守着许多边防武士用生命筑起的精力高地,祁发宝地点团有5任团长仍然并肩奋战边防奋斗一线。

今日,读着身边团长、营长、班长的英豪故事,新一代喀喇昆仑卫兵茁壮成长。

官兵一致 背信弃义

“坚持时干部站前头、兵士站后头,吃饭时兵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兵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祁发宝地点团不成文的“规则”

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进藏先遣英豪连”连旗迎风招展。连旗下,全连官兵庄重发誓:向王焯冉勇士学习,发扬“先遣精力”,坚决完结边防奋斗使命……

1950年,先遣连130多名官兵在党支部书记李狄三带领下,以献身63人的悲凉,将五星红旗插上藏北高原。

当年,李狄三病情严峻时,恳请党支部不要再给他用药,把终究一支盘尼西林留给其他战友……70年后,面临滔滔激流时,23岁的王焯冉相同挑选了把生的期望留给战友。

那天,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声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简直失去知觉。

忽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危殆时刻,他将马命猛地面向岸边:“你先上,假如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久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一个英豪的团体,必定是联合的团体。回忆那晚的战役,官兵们含泪叙述着一个又一个背信弃义、舍命相护的故事——

看到祁发宝遭到进犯重伤倒地,营长陈赤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解救团长。

听到有人喊“营长连长被进犯了”,陈祥榕迎着对手冲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护住营长连长。

发现还有战友被进犯,肖思远再次冲向前去,拼死解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进犯。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挠外军,营长救团长、兵士救营长、班长救兵士。”回忆那场战役,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我官兵上下同欲、存亡相依是这次战役以少胜多的关键地点。

边防奋斗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物资物资,平常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击,凝集起以命相托的存亡友情和联合战役的强壮力气。

祁发宝地点团一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坚持时干部站前头、兵士站后头,吃饭时兵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兵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兵士张明最难忘那次渡河——

巡查途中路过一条冰河,祁发宝带头跳下水探路,张明和几名兵士也预备直接蹚河,却被团长叫住了:“水很凉,我背你们!”本已过河的祁发宝蹚水回来,把张明背起来一步一晃往前走……

兵士夏良最难忘那次露营——

河谷深处寒风凛冽,陈赤军带着官兵巡查抵达指定点位,露营地遍地碎石。夜里,义务兵及有高原反响的官兵住进了运输车大厢,陈赤军则带着干部主干在空地上支起帐子打地铺……

平常甘苦与共,战时背信弃义。

战役完毕整理战场时,兵士王钰发现陈赤军等人献身现场。他看到,一名兵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坚持着护住营长的姿态。

这名兵士,正是陈祥榕——陈赤军平常关爱最多的“娃娃”之一。

以身殉职 芳华无悔

“穿上戎衣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担负的是武士的本分,所以我也很为他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