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 探索多种非药物干预途径

2021-03-14 08:46:51 作者: 上海在全国率

走出餐厅,这种老年病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认知障碍是包括最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一系列脑部退行性病变,被称为“全球老龄化社会金字塔尖的挑战”。据统计,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超过1000万,是全球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按照目前26.9%的就诊率和21.3%的规范治疗率推算,未来至少有500万家庭处于该病的高风险之下。

“对于这个群体最好的关照就是早发现、早治疗,但因为许多人对它还不够了解,错失了早期病症的蛛丝马迹,使得相当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发展到了中度或重度。”李霞说,来“忘不了餐厅”上岗的服务生大都属于轻症患者,通过与社会交流这种非药物干预治疗,情绪有了明显好转。

事实上,“忘不了餐厅”还是一家聚焦认知障碍的科普基地。餐厅门口设有关于认知障碍的小问答,“达医晓护”等医学传播组织志愿者会在这里定期组织“忘不了健康课堂”,让大众了解认知障碍,学习如何更好地照顾病人,为患者家属提供心理辅导。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超过30万,其中大部分人居住在家中。社区中,认知障碍长者及其家庭对于相关公共服务的需求日渐显现。2019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在首批27个试点街镇的基础上,去年9月又启动了第二批50个街镇的试点。

在这些社区街道,系统化的干预措施正在开展。比如,由专业团队为老年人提供科普预防、测评转诊、早期干预等一站式记忆健康服务,为患者家属提供家庭照料者增能培训和心理支持等。通过专业机构的有效干预,不少患者家属反映,老人与家人的争执少了,有效沟通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早筛早查也在社区中推进。截至去年9月,上海首批27个试点街镇共完成认知障碍风险测评5.8万余人。专门为社区居民制作的科普口袋书详细介绍了认知功能减退七个阶段症状及对应的照护方式,指导大众共同识别早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