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
胸怀梦想不轻言放弃
回到家乡后,靳玉国从头做起,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他先把自家仅有的五亩水浇地全部种了苹果树,又把储存多年的余粮卖掉,购入了一台磨面机搞起了粮食加工。
“刚开始,大家对我的做法并不认可。可看到我种的苹果树结果了,磨面机一天能挣几十元钱,乡亲们慢慢认可了我。”靳玉国说。
1986年冬,靳寺村党支部改选。大家看他思想新、处事公道,又能吃苦,就推选他担任村支书。年仅24岁的他成了全县最年轻的村支书。
“想要乡亲们富起来,拿什么致富?”当时村里有几十亩林场,他就把林场以每年1.3万元的价格承包出去,再用这些承包费带领群众办起木材经销站、地毯厂和砖瓦厂。
村办企业日渐红火起来,全村300多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领工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1986年县里开始规模化种植苹果,我想自家的5亩苹果都能卖钱,大家一起种肯定也能卖到好价钱。”一番寻思后,靳玉国决定动员村民大面积栽植红富士苹果树,可难题来了。
“不种粮食以后吃啥?”
“苹果卖不出去怎么办?”
……
“那个时候大家都种小麦,根本不愿意种苹果,怕卖不出去,怕吃不上饭。”今年53岁的村民靳伟虎便是见证者。
大家都不愿意种,那就由村社干部先带头种,干出成效来,自然有人追随。靳玉国的一言一行体现出了坚韧、担当的军人作风。“先动员每个村社干部种苹果,然后一户户做工作,讲道理、细算账,鼓励大家种植苹果树。”
当时有一户村民,说什么都不愿意种。靳玉国便带人去帮他种,可大家前脚刚种上树苗子,他后脚就挖,一连挖了三年,种了三年,这户村民终于被感动了,种上了苹果树。
就这样,一队一队规划,一户一户种,到1993年,靳寺村的苹果种植终于初具规模。
但是,靳玉国很快发现随着全县苹果树面积增多,县里的需求市场已经饱和,销售成了难题,当时种了苹果树的村民都跑来质问他。
“虽然我向大家保证苹果肯定能卖出去,但是到底应该怎么做,我心里也没底。”于是,靳玉国去了陕西礼泉,学习当地的种植和储存方法。回来之后,他带领大家修建了23孔果窖,又引进了静宁县当时第一座自然式通风库。
有了果窖,靳玉国开始大量收购苹果。随着业务量的增大,他又成立了一家果品经销公司。自此,果品能及时入库收储冷藏,还能瞅准价格高峰批量出库。他经销的苹果终于走出静宁,进入了全国市场。
虽然果窖是借钱修的,流动资金全靠贷款,但看着一车车苹果从公司运出去,靳玉国由衷地感到高兴。
成绩来之不易,其中艰辛也只有自己知道。
“当村支书前七年每个月只有30元工资,没有其他收入,挣的钱全投入公司了,最艰难的时候家里连做饭的柴火都没有。”
生活上的困难,难不倒靳玉国,他咬牙坚持着。
还有许多人误解他,他也照样坚持着。
他刚当上村支书时,村里还没种多少果树,大家一直习惯种小麦。每年冬灌时,由于水资源有限,要随时派人守着分水口,这是村里的一件大事情。
有一年,为让村民的小麦都灌上水,靳玉国在河沟边守了两天两夜。由于计算失误等原因,轮到他们村时突然没水了,没灌上水的群众急了,围住靳玉国,纷纷指责他。
“大家都很生气,把我整整骂了半个多小时,什么难听话都有。”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靳玉国当时也觉得很委屈,但他能想通。他觉得既然胸怀梦想,就要敢于担当勇于面对困难。
“人活着,不应该只为自己,还要考虑怎么样为更多的人做事情、谋利益。”靳玉国坚定地说。
迎难而进
苹果产业迈上新台阶
受到靳玉国的影响,全县其他苹果产区纷纷效仿,一孔孔果库拔地而起,储藏量增大,四面八方的客商蜂拥而至。
1995年,靳玉国代表静宁县第一家果品公司应邀前往重庆,参加全国果菜副食品交易大会。对靳玉国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个转折点,他开启了把静宁苹果推向全国市场的新征程。
当时,靳寺村90%的农户在他的带领下种植苹果树,还在村办企业务工,村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路,靳寺村被树为全市十面红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