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有媒体报道,3月11日,四川成都一名女子在工作单位附近找了一家看着较为便宜的理发店,原本只想“剪一下”,但在店员推荐下,她烫染了头发,又接受了纹眉和除皱,9个小时陆续消费了2万元的账单,用花呗、向同事借钱付款后才离店。3月15日,媒体报道了另一则发生在上海的套路消费,两名大学生被19.9元的特价写真吸引进店后,经层层加价,分别支付了13444元和7444元,靠网络贷款才买单脱身。
这就是常见的消费陷阱,在消费过程中,店员用各种话术,软磨硬泡,引诱客人步步深入,让人难以拒绝,一旦接受推荐的项目,就掉进了陷阱。事后,商家还可以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因为都是顾客签字认可了的,是“自愿”的,没有强制与欺诈,把宰客行为合理化。对此,既要靠消费者擦亮眼睛,及时识破商家的做局,不要被一些所谓的优惠给蒙蔽了,并果断拒绝不合理的项目。遇有套路,可向相关部门投诉。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市场秩序的维护,规范商家的经营行为,不能让这类套路消费坑人。
(综合自澎湃新闻、楚天都市报、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