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牌 拜登的新“打法”
周四(25日),戴琦出席参议院财务委员会的提名确认听证会。考虑到听证会这一特殊场合,戴琦需要表态捍卫美国利益,对华措辞有些强硬,但亦不乏谨慎。
戴琦表示,美国必须制定战略性和连贯性计划来应对中国,并与中国“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竞争。戴琦称,北京需要履行其在2020年1月签署的第一阶段美中贸易协议中的承诺。
“华盛顿需要探索所有的选择,推动中国进行必要的结构性改革,使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更加兼容。”但同时,戴琦也指出,“中国是对手也是贸易伙伴,同时还是一个巨大的参与者,我们也需要与他们合作,以应对特定的全球挑战。”
“戴琦的表态相对于其他内阁官员还是有不同的,不是一昧强硬,而且在经贸问题上,中国也不是美国唯一的挑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美国所助理研究员孙成昊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表示,“美国要做的第一步是修复和回归,修复自身国内经济、修复欧盟等盟友的经贸关系,回归多边主义,而不是追求特朗普时期的单边或双边,这两方面的基础上才是与中国的竞争与合作。”
戴琦的表态也折射出拜登政府对华在经贸领域的“打法”。
孙立鹏将其概括为“继承性的扬弃”,相对特朗普政府,那些对美国有利的工具拜登依然会用,例如,继续强调中美经贸协议的落地和实施。强调“美国式标准”,包括知识产权、所谓的强迫技术转让、汇率问题,“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等工具。同时,在多边贸易体系中,扮演搅局者的身份,让WTO停摆。
合则用,不合则弃。
但不同的是,拜登政府下一步要规则重塑,联合盟友。
“戴琦的表态实际上与拜登团队大部分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只有提升国内实力、巧妙利用盟友才能与中国竞争,而这恰恰体现了美国国力的变化,仅仅依靠一己之力是没有办法赢得所谓的‘大国竞争’。”孙成昊强调。
“难缠的”戴琦
戴琦的父母在大陆出生,台湾成长,之后移民美国。戴琦是家族中第一位在美国出生的公民。戴琦能说流利的普通话,90年代末,她还曾在中山大学教授英语。
这样的华裔血源背景,在戴琦成为美国贸易代表后,却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戴琦对中国的思维方式和利益表述会有更加清晰的判断,能够一定程度避免对中国的误解误读误判。”孙成昊认为,“但另一方面,华裔出身的她将更强调‘政治正确’,更希望在未来的磋商中体现美国利益,对中国的了解将成为其与中国开展竞争的工具,她将成为经贸谈判中更加难缠的对手。”
梳理戴琦此前与中国在贸易问题上打交道的经历,可以一窥其“难缠”。
据BBC报道,2014年以前,戴琦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担任负责中国事务的贸易执法首席顾问。期间,奥巴马政府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对中国的贸易争端诉讼便由她一手经办。
作为技术型官员,戴琦不仅有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工作履历,她的贸易打法也重视“人权”和国际多边体系,与拜登的执政理念契合。
在众议院任职期间,戴琦推动民主党对所谓“防止强迫维吾尔劳动法”的支持,该法案禁止进口由中国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强迫劳力生产的产品。
白宫前首席贸易谈判代表克莱特·威廉姆斯(Clete Willems)对CNBC表示,“戴琦做法最有可能的不同之处在于她如何利用WTO体系和盟友向中国施压,让中国做出改变。”克莱特·威廉姆斯提到,“作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中国贸易执行部门的前负责人,戴琦在与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合作的同时,也有向中国提起和赢得WTO联合争端的经验,而且很可能会采取类似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