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谈“彩礼贷”:性别比不解决,彩礼或其他要价就会存在

2021-03-22 12:11:33 作者: 学者谈“彩礼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出现“天价彩礼”?彩礼在不同地区有差异吗,哪些地方盛行“天价彩礼”?

杨华:天价彩礼一定是在那些通婚圈没有被打破的地方,也就是传统的本地婚姻市场。

例如河南、豫东、皖北、甘肃、山东、河北等地,也就是黄淮海平原这个地方,一方面,它的本地通婚圈没有因为人口流动而被完全打破,双方父母都希望适龄男女能在本地通婚圈中结婚,缺乏选择的余地,本地女孩会比较稀缺。另一方面,本地女孩会流失,比如出去打工、嫁到外地,这也会推动本地通婚圈的彩礼走高。

对于想尽早结婚的适龄男性来说,会用两代人的劳动力来创造比较优势,你要30万彩礼,我给35万,再不行40万。相同区域的彩礼价格一般不会差太大,本地通婚圈是竞争关系,你看我我看你,逐渐往高推。

女方父母的要价也有很多条件,比如女儿长得漂亮、学历高一些、年纪小一点。女方和男方家庭共同推高了本地婚姻市场的要价水平走高。

而广东、广西包括湖南,是在全国市场上结婚,选择余地比较多,压力没那么大,所以这些地方彩礼都是象征性的,或者就没有彩礼。当选择空间和余地较大时,女方的要价能力就比较低了,只能是全国的均价格,可能几万块钱。因为对男方来说,如果你的要价超出了我的预期的话,那么我就再找其他人。

澎湃新闻:所以越贫穷的乡村可能彩礼就会越高,因为女性越稀缺?

杨华:我们中国的结婚叫做“男低女高”,就是男的要找比自己身高、社会地位、工资收入等低一些的女性,女的要找比自己条件好一些的男性。从地域来讲,贫穷地区女性就会梯度流动,“流”到那些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所以那些较穷的地方想要留住本地女孩,或是想吸引外地女孩过来,就要把自己的比较优势弄得更高,最能体现的就是(本地男方)给更高的彩礼。也就是说,贫穷的男方结婚,要比富裕的家庭做更多的牺牲,要有更强的支付能力,这个我们称为“梯度挤压”。

澎湃新闻:“天价彩礼”有哪些负面影响?

杨华:天价彩礼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家庭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对贫困家庭的生活是雪上加霜,成为影响稳定脱贫的因素之一。

同时,结婚彩礼高,也成为诱发婚后家庭矛盾的重要原因,导致一些地方出现闪婚闪离、买卖婚姻及骗婚现象。在民事纠纷里,彩礼纠纷一直占据比较高的比重,所以今年元旦起实施的《民法典》也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女儿对彩礼的索取意愿增强,在农村女性地位提升

澎湃新闻:有一种声音认为,彩礼是把女儿当做商品,依据商品属性来对女性定价,婚姻成了一桩买卖,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杨华:你说的这些,其实农民自身不会这样想,他们在讨论彩礼的时候,想的是谁的女儿要价高就,证明谁的女儿自身条件好,谁就有竞争优势,在亲戚朋友和本地通婚圈中也有面子,并没有把自家女儿当做商品来交易的观念。

其实在我们的调研中,农村里妇女的地位一直都在提高。况且现在农村的婆媳关系是很小心翼翼的,婆婆出了这么多彩礼,花了很大功夫让儿子娶到媳妇,即使媳妇对我再不好也得忍着,不然我一辈子就打水漂了。如果在当地离婚了的话,男的是很难再结婚的,因为没有这么多钱再给一次彩礼,所以农村(年轻)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就会越来越高。

澎湃新闻:如果彩礼金额不高,是不是就代表这个女性没地位?彩礼金额与女性地位有必然联系吗?

杨华:没有必然联系。在过去,收到20万彩礼的话,女方家庭自己花5万给女儿买嫁妆(过去一般都是通过彩礼来购买嫁妆,用这个彩礼给女儿置办一些东西,被褥箱子之类,变成“压箱钱”),15万留下来给父母和娘家兄弟。

对女儿看重的家庭,一般索要的彩礼就比较少,还要返还很多,自己出很多,(作为嫁妆),女儿在婆家的地位就会很高。

后来,我们在江浙一带调研时发现,彩礼与嫁妆数额基本对等,实质变成了男方、女方两个家庭共同支持一个小家庭。如果是两头婚的话,彩礼、嫁妆,名义上是这样叫,但是在一个平等的前提下协商出来的结果,其实就和我们传统说的彩礼没什么关系了。也没有说女性地位低了,相反在两个孩子中,第二个孩子要跟女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