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艺 | 刘志宇:荠菜,在记忆里飘香

2021-03-22 18:04:01 作者: 星辰文艺 |

(星辰拍客 年逾花甲/摄)

三月,时晴时雨。金黄的油菜花却有魔力,不仅灿烂了大地,还把阳光照进你的心里。

油菜花地的田埂上,一种一般人叫不上名字的花儿——地米菜,俗称荠菜的花儿,却悄悄地在三月三这一天长茎开花,地米菜即指荠菜。 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在三月初三这一天,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枫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

又是一年三月三。不知为何,这个特殊的日子总能触动我最温柔的情感。小时候,三月三这一天,母亲总是在我上学前再三叮嘱:不要贪玩,早点回家吃荠菜煮鸡蛋。小时候的鸡蛋很难吃到,只有在家里来了客人,或者是生日时,才能吃到鸡蛋。听说有鸡蛋吃,头脑中荠菜煮鸡蛋的清香挥之不去,上课时老想着有鸡蛋吃,盼望着早一点放学。母亲煮的“三月三”在我们小山村里是出了名的美味佳肴。母亲煮“三月三”是有讲究的。早晨,太阳公公还没有睁开双眼,母亲就起床了,趁晶莹的露珠还挂在荠菜的尖头,母亲小心地扯出最嫩的,在潺潺的溪水边洗净。再将精心挑选的黄豆、红枣、与洗干净后的荠菜一同放入泉水中,在柴火灶点燃,小火慢慢熬。母亲在一旁守着,半个多小时后,抬把鸡蛋捞出来,剥了壳,然后再放进去,与荠菜一同煮,一直煮到汤变色。

“三月三”熟了,孩子们不到家,母亲是不会首先品尝的。我家荠菜煮鸡蛋的清香总是早早地、持久地飘荡在小山村的每一个角落。 异地读书的日子里,我只能想着母亲煮的荠菜煮鸡蛋,过着冷冷清清的三月三。 师范毕业,我被分配到了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的一个农村小学教书。学校环境优雅,有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四合院里常年住着四五个教师家庭,成天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一起,生活虽然清贫,但也有滋有味。 一天,放学后,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这不就是久违了的荠菜煮鸡蛋的清香吗!好香啊!我母亲现在肯定也在煮,我的注意力一下子无法集中,老是想着那清香可口的荠菜煮鸡蛋,母亲扯荠菜时的背影渐渐清晰起来。 傍晚时分,“吱”的一声,我的宿舍门被轻轻地推开,“老师,我妈妈让我送一碗荠菜煮鸡蛋给你吃。”隔壁刘老师读小学的女儿,端着一碗飘着清香的鸡蛋站在我门口。 我不好意思,红着脸接了过来。迅速拿起筷子,夹了一个鸡蛋吃起来,“好吃,好吃。”刘老师的女儿什么时候走的我也不知道。

独自工作在异乡的我,最怕过周末。其他老师都高高兴兴回家了,校园里也十分地静寂,我孤孤单单在办公室与寝室间徘徊。 值得庆幸的是,学校里还有一个与我母亲年龄相仿的刘老师,周末不回家,也住在学校里。 刘老师对我很好,就像母亲一样。有好吃的第一个喊的就是我;学校放假不开餐,她的家就成了我的食堂;她家里来了客人,加了几个菜,她拖着我去她家陪客;有时候,我的衣服也被她抢去洗了,晒干以后,又将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到我的宿舍里。时间久了,不熟悉的人都误把刘老师当成了我的母亲。 刘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使我用不着为了一日三餐而担心烦恼,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也就是两三年的时间,我就成了全区的教学骨干,我还在教师节评为了市级优秀教师。

几年前,三月初三这一天,我到一所学校去了解寄宿生晚自习的情况。走进教师办公室,就看见两位寄宿班班主任正在忙着剥着鸡蛋。她们旁边两大脸盆已经剥了壳的鸡蛋,个个晶莹透亮。 “你们这是?”我疑惑不解,“今天是三月三,学校要我们搞荠菜煮鸡蛋给学生吃。”我恍然大悟,难怪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老师就像母亲一样”的词句。

“吃荠菜煮鸡蛋去。”下晚自习铃声刚响,学生们欢呼着,高高兴兴奔向食堂。班主任、食堂大师傅手忙脚乱地,将一盆盆盛有鸡蛋、红枣、荠菜、黄豆子的荠菜煮鸡蛋,分发到每一个学生。看着这温馨、热闹的场景,我的心里也充满了莫名的快乐和感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