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孩子得白血病,皮肤溃烂忍受剧痛去上课,写字时手都在发抖,却发现“无校可去”

2021-03-29 13:17:10 作者: 8岁孩子得白

作者|李子建 编辑|孙杨

一个8岁的白血病儿童,坐在爱心苗圃小课堂的教室里。他的双手、脸上等衣服未遮挡的地方皮肤溃烂,握着笔写字的时候,额头上冒汗,拿笔的手都在发抖。

小课堂数学老师雷建新感觉到不可思议,他不由得问这名学生,你要是很疼的话,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这名学生摇了摇头,看着雷建新说:“老师,我不疼,我还可以接着上课。”

孩子的话,给了雷建新巨大的震动。晚上躺在床上,眼睛一闭,脑海里便浮现出这名学生的样子,有多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够忍受痛苦,坐在教室里学习?“但这就是白血病儿童求学的日常,他们渴望学习,那怕是在身体疼痛、病情严重等不适宜学习的时候,也想坐进课堂里。”他说。

在疼痛中上课读书

三月的北方,窗外浮尘漫天,呼啸的风声吹得窗户啪啪直响,街道上行人匆匆。风大,天气不太好,河北三河市爱心苗圃健康援助中心专职工作人员张宏阳觉得,今天可能来上课的学生会很少。

看了看窗外被风卷到空中的塑料袋,他还是按时前往三河市燕郊镇某小区的一个120平米的三居室。这里是爱心苗圃小课堂。除了用作教室的两个房间,还有一个房间是心理疏导室,客厅则作为患者家长学习制作能够为白血病儿童食用的烘焙食品课堂的场所。

下午2点整,“爱心苗圃小课堂”将会迎来特殊的学生——一群身患白血病的儿童。其中大部分患白血病的儿童,基本上是在医院里度过童年,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的,也至少需要一至两年时间康复,病情严重者需要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治疗。

这些白血病儿童需要受教育,但他们没有办法和正常孩子一样去学校上学,“爱心苗圃小课堂”免费向他们开放。张宏阳介绍,目前燕郊约有200名白血病儿童患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们都会来小课堂学习。

13时50分,11岁的石明辉来到小课堂。自从2岁时被确诊白血病,他从来没有正式进入校园上过学。8岁时,石明辉来到燕郊某医院做骨髓移植手术,目前处于康复期间。一次,他的父亲听病友提到“爱心苗圃”,听说这是专门为白血病儿童开设的小课堂,联系张宏阳确认无误后,便把孩子送来学习。

目前,白血病儿童小课堂提供小学阶段一至四年级的知识学习,开设数学、语文、英语、美术、手工课。因为只有两间教室,所以一、二年级的学生(6至8岁),三四年级的学生(9至11岁)只能分别共用一间教室上课。周一至周六均有课时,上午9点30分至11点,下午2点至3点30分,每次两节课,每节课时间为45分钟,中间休息十分钟。

石明辉在三、四年级教室上课,教室由一间卧室改造而成,面积不大,约12平米。一大两小三张课桌整齐排放,大课桌在前,可坐两名同学,后排坐四名学生,可容纳6名学生同时上课。

空间小,教室里没有讲台的位置,老师站在第一排课桌前讲课。视频教学设备悬挂在墙壁上,捐赠的图书放置在靠墙的书架上。同学们的绘画作品贴在墙上,鲜艳的颜色跳动,使得狭小的教室透露着一丝暖意。

另一间卧室约15平米,经改造成为一、二年级学生教室。四张课桌八张椅子,当天来了5名学生上课,安排的课程是拼音和唐诗背诵,一张教学用白板,用马克笔书写教学内容。

一、二年级的白血病儿童学生年龄小,因接受化疗的原因,有的坐在座位上时间长些,身体便有些不舒服。一名学生小脸憋得通红,额头冒着细密的汗珠,仍跟随老师大声拼读着。

课堂学习全部免费,来上课的学生,皆为经过骨髓移植或化疗后,身体恢复良好,能够坚持上课的儿童。患者恢复期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尤其是肺功能方面,需要洁净的空间环境,因此每间教室里还配备了空气净化器。

在这里教课的老师分为两类,一类是曾有过正式教师工作经历的患者家属,一类是有教学经验的志愿者。雷建新任职于一家教育机构,工作内容是培训小学三年级至初三的数学课程。在爱心苗圃小课堂,他教三、四年级孩子的数学。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