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儿童来自全国各地,所学教材不同,雷建新会事先对学生摸底了解,询问此前上学时的学习进度。小课堂统一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根据孩子们实际学习情况,安排课程进度。
因一个教室三、四年级共同使用,每节课安排分为前半节课,教授三年级学生,后半节课教授四年级学生。雷建新会事先准备一些视频课件,前半节教三年级学生时,四年级的学生会戴上耳机学习视频课件。后半节教四年级时,三年级的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一个11岁的女学生,医院确诊白血病前在四年级学习,得病后一年的时间没有上学。妈妈得知爱心苗圃小课堂后,为女儿报名,孩子坐在教室里高兴的样子,让雷建新感慨不已。
在雷建新的教学经历中,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渴望学习的孩子们。有的女学生,在医院的病床上,怎么也吃不下去苦药,但是“家长只要提到来课堂上学,孩子拧着眉头,流着泪,闭着眼睛也要把药吃进肚子里,就为了能来上一次课。”
因病失学的小患儿们
张科峰是从白血病患者的一个病友群里,听说爱心苗圃小课堂的。他在群里问了几句,病友将小课堂视频发过来,老师教得用心,学生认真听讲,并且所有的课程免费。张科峰告诉记者,孩子因病失学一年左右,治病期间只能父母教点知识。家里学习的气氛不强,孩子也不怎么学,“小课堂里都是同龄的孩子们,和孩子一说,特别高兴。”
此前,张科峰为孩子在网上购买了小学语文、数学教材,并且订购了网络课时,东读一点,西读一点,家长有时间也教,混着学。学累了,孩子经常趴在窗户上,看外面的小朋友们玩,羡慕不已,闹着要去外面玩。大人看着也心疼,但因体质原因,只能将孩子关在家里。
每一名白血病儿童的家长,都面对共同的难题。孩子脱离学校,每天只在租住的房子和医院之间过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没有小朋友陪伴,心理上有极大压力。在小课堂报名之后,张科峰的孩子只要身体允许,一节课都不会缺。
孩子上课时,张科峰就会和其他孩子的家长在客厅等候。彼此聊天,大家普遍的感觉是,自从孩子生了病,受教育成为大难题。不少学校及培训机构,一听说是白血病儿童,均不建议来校学习。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去正常的学校报名,校方不愿意接收,怕在学习期间出事。
学校的谨慎不是没有理由,若是有个头疼脑热,比如感冒了,其他学生吃点药好了,但白血病儿童要去血液科看病,一个感冒,治疗要花费上万元,校方也负不起责任。
“爱心苗圃小课堂”的学生均为白血病儿童,教室卫生环境比较有保障,老师们也知道怎么照顾这些孩子,家长们能放心一些。张科峰说:“孩子们来上课,不仅是学习到知识,另一方面心情好多了。”
王玲11岁的孩子也是一名白血病患者,她在来燕郊之前是高中老师,当自己孩子病情稳定后,便成为一名志愿者,来到小课堂担任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
在为白血病儿童上课的过程中,王玲发现一些白血病儿童刚开始时,不敢在课堂上提问,课间休息时,与同年龄段的孩子们交流也不多。问起原因,孩子们都不说话。家长告诉王玲,也许是因为孩子平时只是和医生、护士、家长交流多,长期与社会脱节,再一次回归社会时,存在明显的社交障碍。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他们慢慢融入课堂氛围,能够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建立友谊。王玲告诉记者,爱心苗圃小课堂的存在,对于白血病儿童患者,不仅在知识上是弥补,对孩子增强社交能力也有益处。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到爱心苗圃小课堂,两间教室不够用了。很多患者家长询问,能否开设初中年级课程(14至17岁)。张宏阳只能先统计此年龄段的白血病患者人数,再想办法解决教室与老师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