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林禧龙 秦一筹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
记者 | 林禧龙 秦一筹
责编 | 程雨祺 李凯睿
排版 | 阳旭东
近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有了重大进展,六个新祭祀坑发掘成果再次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巴蜀文明,让世界瞩目四川。
然而,在央视跟进播出的直播专题节目《夜话三星堆》中出现的著名盗墓悬疑小说作家“南派三叔”却引发了巨大争议。
三星堆最新开采成果
01 连线三叔,却没能真正联系考古
3月20日至3月23日,央视新闻频道连续4天推出《三星堆新发现》直播特别节目,实时报道全景呈现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最新发掘成果, 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连线访谈。
但在这样一个“汇报、交流三星堆考古最新进展的严肃、专业节目”中,邀请一位主要写作盗墓题材的作家访谈,让大量网友,特别是一些专业人士以及考古爱好者感到不合时宜。他们认为,这不仅会使大众忽视盗墓的犯罪本质和社会危害,还会使专业人士多年来向大众科普“考古不等于官方盗墓”的努力毁于一旦。
此外,关于考古最新进展分析与解释的话语权,居然不属于深耕领域多年,潜心研究有着深厚造诣的领域专家们,而是任凭盗墓小说的作者来“胡说八道”,将考古与盗墓混为一谈,实在是让考古人痛心疾首、满腔悲愤。
有北京大学考古系的同学评论道:“我热爱我的专业、我未来的工作,我也喜欢小说《盗墓笔记》。但我绝对反对盗墓这种违法犯罪深深伤害文物的行为以及所谓‘考古盗墓是一家’的说法,把盗墓笔记动画搞到博物馆首映也完全是对考古的不尊重……”
作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冷门学科,考古工作总是苦重而艰巨的。人才匮乏、盗墓猖獗、文物追回困难无力……考古工作者面对的既有业内的冷板凳,也有社会的不理解。在今天,我们比过去拥有更强的文物保护能力和更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但大众对于考古学的认知依旧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连线南派三叔的这一宣传方式,无疑会造成认知偏差的扩大。这既寒了从业者的心,也在大众面前遮住了考古学的真实面孔。
连线南派三叔引发争议
02 亲民宣传,更应清晰准确
诚然,在批评“盗墓和考古不应混为一谈”时,我们可以试图理解央视采访《盗笔》作者的行为。这或许也是一次为冷门考古领域吸引大众关注的主动“引流”,一次试图让严肃文化与流行文化碰撞反应的大胆尝试。
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李守奎老师看来:“央视不是一个学术机构,出现什么样的学术问题都不奇怪。央视是党或者国家意志的喉舌,报什么,怎么报都有深层考量。我儿子买了盗墓笔记,但我没读,具体问题不好置评。”
的确,在互联网时代,文化多元性大大增强,借助热门的文化元素,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得以和谐共处甚至交织共生,一些艰深、晦涩、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与大众之间原本清晰分明的界限逐渐消弭,古老的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焕发新生的案例并不鲜见。
例如,三星堆出土的黄金面具就引起了一场网友自发举行的P图大赛。此类文创活动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拉近了大众与三星堆遗址的时空距离,有助于宣传三星堆文化;NASA也通过建立规范完善有活力的航空航天科普体系,与时俱进,亲近大众,成为了民众与航空航天领域之间的“亲和因子”。
以三星堆文物为素材的P图作品
作为一位具有广大读者群体的作者,南派三叔的出现自然能够吸引不少人进入直播间,去了解三星堆、初探考古学。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种追求流量的行为既反映出央视力求在考古宣传上推陈出新,同时也反映出在新媒体时代没有谁能够完全跳出流量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