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北京”测试今天揭幕!五大冬奥竞赛场馆亮点纷呈

2021-04-01 08:45:56 作者: “相约北京”

今天起,为期10天的“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在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5个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陆续展开。昨天,记者从“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五大竞赛场馆相关工作准备就绪,各大场馆还将展示不少亮点。

国家游泳中心场馆供图

外籍制冰专家提前剃须

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介绍说,本次测试活动仅对速度赛道进行制冰,国家速滑馆的制冰团队们竭尽全力开展工作,为本次测试活动提供了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速度滑冰赛道。

国家速滑馆 摄影刘平

今年1月22日,国家速滑馆成功完成场馆首次制冰。武晓南介绍说,有了上次成功制冰经验,此次为测试活动所制冰面效果更好。“本次制冰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中外方团队之间的合作也更加默契,对冰面质量要求也更加精益求精,制成的赛道更加洁白、干净。经此一役,团队对测试活动乃至冬奥会的制冰更有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制冰还有大学生参与其中。他们是来自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的学生,有了他们的参与,本次制冰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摄影刘平

在2019年“冰丝带”和“冰立方”共同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开办“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为未来国内冰上运动项目“冰务团队”培养、储备人才,也为场馆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武晓南还提到了一个小插曲。“制冰师马克有一个习惯,每次制冰完成之前都会蓄须,制冰完成后他会把胡子刮掉。但当我前天见到他时,发现他已经比计划早几天把胡子刮了。”也就是说,此次制冰的时间比上次的14天提前了3天。

老馆新变化带来质的提升

首都体育馆是一座在中国冰雪运动历史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场馆。为了满足举办北京冬奥会赛事需求,场馆已经于去年底完成改造升级工作,包括照明系统、灯光系统、无障碍坐席、制冰系统、场馆恒温恒湿等五大方面提升。

首都体育馆场馆主任丁东表示,用六个字概括——“老场馆新变化”。“除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外,我们对内部的若干的功能进行了提升,特别是加入了高科技和绿色理念。比如天幕、环屏和冰面三位一体,场馆顶部是一块1360平米的天幕,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视频显示系统。顶部天幕与东西端屏、四周环屏互动烘托现场气氛,提升现场观赛体验。又比如,为提高座位舒适度,馆内减少了3000个观众坐席,且增加了80个无障碍观众坐席。同时,还增加了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座位区域。”

据了解,首都体育馆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技术,大大节约了能源。原系统一年制冰电耗约200万度,新系统一年制冰电耗约100万度,节能率达50%。

考虑到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对音响和灯光的高要求,首都体育馆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冰场要求温度16℃,相对湿度35%,风速小于0.2米/秒。场内空调、通风、除湿、暖气4个系统协调运行,不断吸引热能转换,保持恒温恒湿条件,使整个首都体育馆已经焕然一新。”丁东介绍说。

五棵松体育中心黑科技亮眼

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供图)

本次测试活动中,五棵松体育中心将亮相一批“黑科技”。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主任陈双介绍,场馆选了五个科技项目,在防疫、物流、餐饮、转播和媒体运行等方面使用了智能体温计、物流机器人、云转播等五个项目,增强了观众的体验感。

智能体温计被称为“腋下创可贴”,是一款可穿戴式体温计和疫情防控“千里眼”系统,工作人员只需将智能体温计贴在皮肤上,在手机小程序中就能显示体温数据变化,并可自动测量、自动上报给后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