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即将揭晓 入围终评项目先睹为快

2021-04-13 13:19:25 作者: 2020年全

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即将揭晓 入围终评项目先睹为快

新发现8座出土龟甲的墓葬,随葬品数量多,墓葬等级较高。出土成套的占卜工具,说明采用龟甲占卜的风俗,在巴人上层社会较为流行。这与历史文献中“巴人尚巫”的传统相一致。还出土了一批典型的楚文化特征的礼器,同时出土了两件极有特色的腰带。

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即将揭晓 入围终评项目先睹为快

巴人青铜时代所创造的丰富多元的物质文化,与这一时期巴与楚、蜀、秦频繁交流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揭示出战国早期以来,川东地区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实图景。

桑达隆果墓地 现罕见金银面具

田野考古历来条件十分艰苦,尤其是边疆考古,在人迹罕至的西藏阿里札达县,就有一处已经延用千年的古老墓地。 2017年首次发现,因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体现出独特考古学文化特征,被国家文物局纳入“考古中国”项目,予以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经过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札达县文物局四年的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桑达隆果墓地位于札达县城以北,象泉河北岸一级台地上,海拔3700米。墓地以桑达沟为界,分为东、西两区。按墓葬构筑方式可分为石丘墓和土洞墓两类。出土遗物有陶器、铜器、木器、石器、草编器、纺织物、木俑等。木俑,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其形制与新疆吐鲁番一带墓葬出土木俑相同。此外,还出土了7件金、银面饰,形制与临近的曲踏墓地、古如甲墓地,以及在印度西北部的马拉里墓地,尼泊尔北部的桑宗墓地,出土的金、银面饰形制相同或相近。 墓地延用近千年,墓葬分布密集、打破关系复杂,多样的墓葬形制和大量的出土遗物,表明人群逐渐在此地大规模聚集,期间政治实体得以萌芽,生产力大幅度发展,同时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新疆、中原及西藏其他区域的交流,也在此也留下了痕迹。

烽燧遗址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重要资料

此次参评项目中,有多个来自国家文物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其中,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不仅是历史见证,也是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资料。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发掘是新疆境内首次对烽燧遗址进行的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烽燧地处荒漠无人区,夏季酷热干燥,冬季严寒刺骨。

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即将揭晓 入围终评项目先睹为快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自此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唐朝先后设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进一步加强中央对西域的管辖,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在天山南北交通要道修筑城堡、关隘、烽燧等军事交通设施,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即是唐代“楼兰路”沿途修筑的军事预警设施。

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即将揭晓 入围终评项目先睹为快

从初春至严冬,考古队累计发掘时间达10个月,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清理烽燧、房屋、灰堆等遗迹10处,经发掘,明确了烽燧遗址的年代、结构布局和构筑方式,出土各类文物1368件组,其中包括珍贵的纸文书、木简861件,是近年新疆考古发掘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汉文文书资料,所记录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是弥足珍贵的历史研究资料,如军事文书所涉及的“计会交牌”、“平安火”制度实物为国内首次发现。

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即将揭晓 入围终评项目先睹为快

文学作品《韩朋赋》《游仙窟》等文书丰富了相关版本,勋告、书信、契约文书是还原唐代社会生活的鲜活素材,文书中还新发现了“通海镇”“掩耳守捉”“蘇累铺”等不同级别军事机构,及“楼兰路”“焉耆路”“麻泽贼路”等军事防御路线,填补了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下军镇防御体系历史文献的空白,证实了唐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