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漫步已成往事 翟志刚十三载依然“枕戈待战”

2021-04-14 07:20:53 作者: 太空漫步已成

也就是说,翟志刚年龄增长了13岁,如果想继续飞天,必须保持最佳的体力。

周建平举例:穿上了舱外航天服,航天员就变成了一个200多公斤的物体。所以,航天员必须有强健的上肢力量和灵巧的控制力,即使同时戴着充气加压手套也不能有失误动作。当年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在空间狭小的登月舱里,笨重的航天服背包就曾撞坏升空发动机的保险开关。所以不论舱内舱外,身穿舱外服的航天员如果失控脱手,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更重要的是,翟志刚的知识结构必须全方位跟上新要求,角色要从展示性的出舱变成空间站工程师。

“中国空间站建成后,我们将利用航天员的操作和机械臂协同,转移太阳翼电池,以提升其工作效率。这是非常复杂的在轨操作,中国航天员如果把这件事办成了,我认为我们就达到了与国际空间站同样的舱外操作水平。”周建平介绍,空间站阶段的航天员出舱活动将会常态化,出舱活动的任务也将更加复杂,可能有的任务一次出舱时间五六个小时,甚至有些复杂的任务要多次出舱才能完成。

迎接高难度挑战,翟志刚喜欢。为了飞天,航天英雄称号、太空漫步第一人,这些荣耀他都放下了。他只是一个55岁,从零起步的航天员,他要跟第二批第三批年轻的航天员们竞争上天,继续飞!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从太空漫步到太空作业,翟志刚加油!

孙伟 赵金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堵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难道第一次上天不是挑战?第一次出舱不是挑战?面对舱内火警不是挑战?

翟志刚摇摇头。

他一字一顿地说:最难的是回到地球之后,6个月、1年、5年、10年都要重复那些最基本的训练。重复性的简单训练对人要求最高。“神七一夜成名之后,要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稳定下来,扎扎实实地训练,达到飞行标准状态,让辉煌变历史,最难。”

为了自我磨炼,在训练之余,翟志刚迷上了书法。在凝神静气之间,涤荡掉凡人的浮躁之气。他也有了新的乐趣,为小朋友做科普。好多次,为了给农村孩子签字,他从上午签到晚上11点,“一直签到手抽筋”。

“人们尊重我,不是我有多好,是因为这个职业!”回归地球13年的翟志刚已经变得心平气和。

航天员本身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人类骄子,翟志刚在空军服役期间,1995年空中训练时遇到险情,他凭借着多年经验,驾机安全落地。这说明他有超乎常人的冷静与应激反应能力。

翟志刚坦言:“我们喜欢具有挑战的任务,只要准备充分,关键时刻扭转乾坤是有信心的。而对我们最难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训练,而且多年后仍要执行最严的标准,全方面打分不断地考试!”

航天员要活到老考到老吗?这也许是所有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我已经55岁了,还在考试,而且还要在竞争中考到最好!”翟志刚掰着手指给记者算:要考心理考政治思想,专业技术也要考,这其中包括操作和理论笔试。分分分,仍是55岁翟志刚的命根!

静默了13年的航天英雄翟志刚仍然在担心出错。

在这个岁数,他同期的飞行员有些走上领导岗位成为重要指挥员;有的退役回家颐养天年自由自在。

其实,即使在今天,翟志刚仍然是唯一一个出舱进行过太空漫步的中国航天员。但他还在想飞出大气层,还想太空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