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下午两点,“中国作家公开课”以线上线下同步方式开讲,著名作家梁鸿教授做了题为“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演讲,并与美国作家马克·力文隔空对话,畅谈非虚构写作。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黄悦教授主持课程,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张海华等校内外专家出席了讲座,校内外两百余名中外师生参与了课程。
黄悦教授首先介绍了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大致情况:以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推出的“非虚构”栏目为标志,十余年来这种写作范式在国内迅速崛起,引发跨界热潮,成为当代中国的记忆和海外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在此过程中梁鸿教授的“梁庄三部曲”被推为公认的经典,进入了新闻学、社会学、人类学及文学等专业的必读书目。梁鸿教授兼具跨学术研究和创作的视野,也使得其写作更有代表性和深刻性,她笔下的梁庄,已经成为传统乡土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典型缩影。
梁鸿教授先从她与《小说月报》的渊源谈起,她指出《小说月报》是一个了解当代文学现状的重要媒介,因其涵盖不同风格流派的优秀作品,能够及时准确地展示当代作家的创作现状,是她十分重视和喜爱的文学期刊。
梁鸿教授主要围绕“梁庄三部曲”的创作经历和心得展开讲座,并将视野扩展到非虚构写作的背景、角度、尺度和伦理等。梁鸿教授认为非虚构写作是在社会急剧变动之下的一种反应,自己一开始并非在有意识地从事“非虚构写作”,而是按照自己的愿望为故乡书写,她以“我”这一近似纪实的角度,记录下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村庄的变化。无论是《出梁庄记》对梁庄人在外生活的观察,包括在城中村的艰难采访,还是《梁庄十年》中对女性群体的思考,都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自省与担当。梁鸿教授指出,非虚构首先追求真实,但真实是多面的,需要用更为广阔的视野加以理解。梁鸿教授特别强调了非虚构写作的伦理,无论什么层级的写作者都必须清晰的意识到“书写即权力”,写作者的主观感受会在作品中被放大,因而必须时刻保持自省的态度。正如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授奖词所言,“梁鸿以复杂多端的角色和角度,呈现当下的、具体的村庄,在忠直而谨慎的描述中,梁庄成为了认识中国乡土之现在与未来的醒目标本。”
在被问到从事小说创作和非虚构写作的不同体会时,梁鸿教授谈到,“我感受到的是不同的自由和快乐”,虚构写作带来自由创作的轻盈感,而非虚构写作使她充分享受自由观察的快乐。”非虚构文学恰恰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当下非虚构写作者众多,风格各异,有助于读者形成对当代中国更为全面的体察和认识。
随后,美国作家马克·力文以线上的形式分享了他的写作心得。马克·力文在华从教多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文字作品和音乐作品。他强调写作也是一种交流,交流就意味着充分了解读者,并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有效地传达信息,无论是小说、新闻、图书、电影或音乐,都可以是讲故事的手段。最后,他以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和写作为例,分享了他的创作成果,现场演奏的音乐作品引燃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