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卡”就是让电信诈骗集团无卡可办,因此就要堵住申领“两卡”的所有漏洞。去年8月,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公安分局在侦办两宗电信诈骗案件的过程中,发现犯罪分子使用的银行账户是在本地农业银行开办的一个对公账户,那么这个对公账户是怎么开办的呢?
公安人员顺藤摸瓜,牵出了这家银行的“内鬼”。经初步查明,这家银行的工作人员田某等三人在作为对公账户尽职调查员期间,违规为犯罪嫌疑人办理虚假的对公银行账户。
犯罪嫌疑人田某说:“我们之前开户比较差,网点扣了很多分,领导就想着从开户这边为抓手,把分给弄回来,扣分就扣工资,领导也会被问责。”
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要开设对公账户,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上门调查核实,确认核实企业的办公地址、租赁合同等信息之后,才能够开设账户。然而,要完成这样的审核流程,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业绩,田某等人动起了歪脑筋。
田某说:“同事跟我说,其实没有必要那么辛苦,其他人都没有上门核实,帮忙P(修改)的照片,他说看不出来,从来没有因为没有上门核实被退回来过。当时我就接受了这个意见,去开户。”
就这样,田某等3人从2019年初开始,伙同需要办理银行账户的中介,伪造相关文件,先后一共办理了虚假对公账户近两百个,从中牟利。其中就包括为电信诈骗团伙开设的账户。
目前涉案的三名银行员工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为了扎紧申领银行卡环节的篱笆,人民银行正不断健全警银协同打击治理机制,加强交易监测,管控异常交易账户,及时将可疑线索移交给公安机关。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支付结算处处长陈卫东说:“一个是对商业银行,包括非银行的支付机构,要求他们对交易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甄别,对于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及时拦截。比如夜间交易频繁,还有先小额的试探交易,然后马上大额交易,并且很快转出,账户中不留余额这种情况。”
在电信诈骗案件中,用于通信的电话卡同样是作案的必备工具之一,堵住电话卡办理过程中的管理漏洞也是“断卡”行动的重要任务。去年11月,佛山高明区警方在侦查中发现,辖区内的一个电信运营商网点在短时间内开出了大量的电话卡,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更加可疑的是,当民警按网点地址进行走访调查时,却发现这个网点根本就不存在。
原来,这个并不存在的网点是由电信运营代理商徐某开办的。他通过运营商中的“内线”,从非法渠道获取了大量实名制的手机卡和白卡,用自己作为代理商的便利身份大量激活白卡,为电信诈骗团伙提供作案工具和条件。
广东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四级警长吴志星说:“白卡就是运营商发出的尚未激活的电话卡,运营商发了白卡以后,他就利用自己的工号,找各种途径进行实名制激活电话卡。”
这个团伙还建立一个叫“我爱发卡网”的网站,并以此作为销售平台,向有需要用卡的非法分子销售激活的电话卡信息,也就是电话号码以及利用这个号码开设各类网络账号的验证码,犯罪分子得到这些信息就可以开设各类网络账号实施诈骗。
目前,这个犯罪团伙涉及的卡商、运营商“内鬼”、网站开发商、服务器管理商、网站客服、商户代理等6个犯罪环节核心人物全部被缉拿归案,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和审理中。这起案件的发生暴露出部分电信运营商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力,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对此,广东省通信管理局表示,目前已经组织三家基础电信企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代理商渠道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基础电信企业加强开卡系统工号管理,加强工号和号卡溯源管理,建立代理商黑名单共享机制,完善线上下单激活流程,如果号码产生涉案违法行为,应由代理商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