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该案中,一名男童的亲属,警方始终无法联系上。
这名男童,是警方从长葛县大周镇一户农家里解救出来的。买家对于这名孩子的信息一无所知,从外形判断,男童估计有4岁左右。
对于解救及被拐的前后经历,男童的记忆是模糊的。他不知道自己从哪来,只记得自己到了买家后,每天生活在一个大院子里,院里住着几个小孩。他也没上学,每天都呆在院子里劈柴、烧火、扫院子。
警方多次对嫌疑人进行审问,嫌疑人的交代也颇为迷糊。他说,自己是在陕西渭南市大荔县火车站附近发现了这名男童。当时,男童跟着他的母亲。在火车站附近一棵柿子树下,男童在尿尿时,他趁男童及其母亲不备,强行抱走了男童,并上了开往河南的火车。
河南长葛警方通过已知信息,多次前往陕西渭南市大荔县等地寻访,但始终无果。
此时,一道难题摆在长葛警方面前:谁来照顾这名男童以后的生活?
孙泮海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当时,县公安局党委制定了很多种方案,但均一一被否。“我们当时有个顾虑,如果有人领养了这个小孩,万一我们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后,领养人跟孩子有了感情,不肯放手咋办?”
为了避免日后发生的其他问题,经过县公安局局党委会开会研究决定,这名孩子暂时由孙泮海的儿子和儿媳代为抚养,待日后找到这名男童亲生父母后,再交还。
“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我们家都是共产党员,党性比较强……”孙泮海的儿媳说。
但令孙泮海也没想到的是,此后,这个孩子会在他家抚养那么多年。
上游新闻记者获悉,孙泮海曾被公安部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4月17日,陕西渭南,被拐34年后,孙俭终于与亲生父母亲相见。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刚去养父家,几乎天天都在洗澡
如今,孙泮海已经80多岁高龄,他仍记得第一次见到那个男童的样子:十分瘦,身上除了皮只有骨头,感觉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一身深蓝色棉衣裤挂在他身上,看上去显得很不得体。
孙泮海问这个男童,你都会啥?男童说,他啥都会,会劈柴、烧火、扫院子。
孙泮海说,好,但你放心,在爷爷家,爷爷不让你干这些。
为了让这名男童得到关爱,不被外人说闲话,孙泮海给男童起名叫孙俭。对外也说,这是他孙子。
初到孙家,褪去一身油腻外衣,孙俭的状况让这家人倍感痛心。
孙泮海的儿媳记得,刚来时,孙俭身上是真脏。污垢在皮肤上连成片,形成一层厚厚的“包浆”;头发里、头皮上,活跃着大大小小、长相不一的小虫,身上像得了皮肤病一样,存在大小不一的癣,还渗着血水。
为了能给孙俭驱虫、除垢,他们找来一个大澡盆,让他泡在热水里,再用热毛巾一点点敷在皮肤上面除虫、除垢。
至今,孙俭也记得,刚去孙泮海家,几乎天天都在洗澡,截掉身上污垢时,他只记得很疼。
孙泮海的儿媳记得,一番收拾过后,孙俭看上去白净了很多。逐渐,她开始教孙俭读数、读唐诗。她发现,这孩子很聪明,教了就能很快学会,十分让人疼爱。虽然此时她已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听了孙俭的遭遇,她也愿意收养这个孩子。
从此,孙俭开始管孙泮海的儿媳叫妈,管孙泮海的儿子叫爸。虽然孙家人对孙俭很好,但孙俭从小就明白,这里并非他亲生父母的家。
关于身世,孙俭的童年记忆中,外界流言蜚语从未间断。常有人问孙俭,是爷爷对你好?还是爸爸妈妈对你好?
此类说法让如今的孙俭都觉得,有些不怀好意。更让他觉得,“为什么我亲生父母还不来?”“我是个没有爸爸、妈妈要的孩子。”
数年间,也曾有人专程跑来孙家寻亲,但始终无果。
从外人的流言蜚语中,孙俭陆续听到,来寻访的人说,“我家条件不行,这孩子跟了我,还不如跟着这家。”
一度,孙俭误认为,自己已经被父母抛弃。
但在爷爷和养父母开导下,孙俭明白,至少,他们还很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