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的报道中,使用了“大屠杀”这样血腥的描述
而2003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0%的美国人认为,萨达姆与“9·11”袭击有关。但实际上,美国中情局检查了过去20年的2万份文件,没有找到萨达姆和基地组织的任何联系。这个数据背后,都是美国媒体的“功劳”。
战争即将打响时,美军也做了充足的准备。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除了同参谋们制定作战计划,也同时制定了一份12页的“采访须知”。
拉姆斯菲尔德告诉500多名美国随军记者,不准问英美的伤亡情况,不准问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
当被问及为什么军队决定让记者加入部队时,美国海军陆战队上校里克·朗是这样说的,“战争其中一部分是信息战。因此,我们将尝试主导信息环境。”
即便这样,在战争爆发后,还是有不少美国记者遭了殃。美国电视记者菲尔·斯麦克只是传回了一些实况画面,就被美军以报道“太具体”为由,赶出了伊拉克。
美国民众看到的,都是一些“片面的、被精心安排过的”画面。
而此时,伊拉克电视台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放的,却是伊拉克平民的死伤画面。这些画面,激发起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也让美国的人权大旗摇摇欲坠。
美国要继续以“人权”的面目示人,而林奇,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于是,这个因枪卡壳而一枪未发的女兵,成为了英勇无畏的战斗英雄。而她在伊拉克的医院受到精心照料,还有护士唱歌给她听的经历,也变成了受到“虐待”的“悲惨遭遇”。
但成为“英雄”的林奇,知晓着事情的真相,这种撕裂,每天折磨着她。四年后,她鼓起勇气,在美国众议院的听证会作证,表明自己的“英雄事迹”全部都是美国军方编造和操控的,“他们利用我来象征某些东西”。
这就有了上文的那一幕,林奇戳穿了美国军方的谎言,而她,也成了美军所谓的“败类”。
林奇人生真正悲惨的片段,不是在伊拉克的战场,而是在美国国内。
她参军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家里支付不起学费,二是她的家乡,是美国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参军是她所剩无几的选择之一。
但她最初的愿望,是当一名幼儿教师。
这场战争,改变了林奇以及很多美国人的命运,同样,它也改变了伊拉克人民的命运。
2003年4月5日下午,美军第3机步师下属的一个坦克营沿着高速公路,就这样一路开进了巴格达市区。
途中,美军只遭到了零星的抵抗,短短几个小时内,美军就占领了萨达姆的新总统府。巴格达,成了一座没有设防的城市。
迎接美军的,不是黑枪和巷战,而是欢呼。巴格达民众走上街头,向美军挥手致意。他们欢呼的,是即将到来的“人权”与“自由”。
2017年,美国声称要“阻止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空袭叙利亚。660万叙利亚人被迫离开家园,四处流亡。
美国总统发“檄文”,美国情报机构“制造罪证”,美军及其盟友进行“精准打击”,这么多年来,美国早就形成了一套流程化的模式,并把这些模式,运用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据不完全统计,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共发生了248次武装冲突,美国发起的就有201场,占到81%。
这就是美国,一个打着民主和人权旗号发动战争,最终导致了惊人的人道主义灾难的国家。
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的美国,却没有丝毫羞愧,并借着“人权”的名义,投身于下一处战场。
18年前,美国以“自由”之名,攻打伊拉克。18年后,美国以“维护稳定”之由,迟迟不肯从伊拉克撤军。
但美国应该清楚,这个世界的祸乱之源,正是美国自己。
战前,美国就声称,美国的目的是为了推翻萨达姆的统治,“解放”伊拉克,还伊拉克人民以“自由”。美国政府还承诺,将向伊拉克民众提供所需要的药品和食品,并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繁荣自由的新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