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跟今天的中国差不多:
老百姓一方面对教育充满了希望,另一方面对教育很不满意;
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变化很大,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教育的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投入水平、教育装备和教育条件都在改变,
另一方面老百姓对教育仍然不满意。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克雷明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观点。
这一观点指出,教育不仅是国民教育体系自身的事情,教育和它赖以存在的社会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相互作用论,认为各种教育机构之间以及整个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考察教育问题,必须要坚持生态学的思考方式,全面地、有联系地、公正地来看教育。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今天需要学会运用教育生态学的思维来看待和思考问题。
我们需要坚持德育协同论
我想强调,德育的主体不仅包括校长、教师和家长,而且包括这个孩子可以接触到的、影响他的所有人。所以,我们需要这些不同的主体之间能够协同配合,发挥教育的合力。
我们需要坚持德育环境论
所谓的德育环境,既包括儿童得以容身其中、迈开双脚行走的物理空间,也包括在他生活当中接触的所有人和他之间所构成的社会交往空间,这两种环境构成了德育的生态环境。
我们需要坚持德育系统论
就影响孩子德性成长的因素来说,成长的要素是整体的、系统的,而不是单一的。因此,我们天天哀叹5+2=0没有用,必须要看到所有的因素都构成了儿童品德成长的环境。
我们需要坚持德育和谐论
这里所谓的德育和谐论,是指尊重规律、尊重自然、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倾向性。
我们需要坚持德育开放论
我们无法把孩子封闭在一个纯而又纯的环境里,必须要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面,让孩子体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帮助他实现真正的成长、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