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鹦鹉养殖的“非法”困境:专标管理试点能赢来转机?

2021-04-22 08:01:45 作者: 商丘鹦鹉养殖

近年,费氏牡丹鹦鹉每对售价六十元左右;风波后,每对6元都卖不掉。

2021年1月底,商丘市政府成立人工繁育鹦鹉问题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征求群众意愿,对有意愿继续养殖的养殖户,将依法依规办理人工繁育证等有关手续;不愿意继续养殖的,由政府按照每对1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补偿。收购的鹦鹉免费送给各地动物园。

去年1月底,为减少养殖户损失,商丘市政府组织收购养殖户的鹦鹉,免费送给各地动物园。 养殖户供图

“政府收购走1000对,还剩1000多对。”齐尚青说。养殖户王松梅比齐尚青决绝,几乎把自家全部鹦鹉处理给了政府,只留下100多对。王松梅说:“咱想着这都犯法了。” 四种鹦鹉人工繁育、销售有条件放开

许多养殖户提出,虽然法律有规定,但费氏牡丹鹦鹉他们养了30多年,为什么人工繁育的,一定要按野生保护动物管理?

“人工繁育也是一种保护,而且人们购买鹦鹉,是作为宠物,不会食用。”养殖户王朔认为,如果不能卖给个人,只能按规定“证对证”销售,等于“馒头店卖给包子店”。而动物园需求量有限,养殖场种源需求也趋近饱和,市场根本不行。

王朔目前保留有5000对鹦鹉。他说,许多养殖户到市、省里反映,还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递过材料。后来,上面组织专家到河南省调研,到多家养殖户家中走访。

“最煎熬的是等待。如果政策再不出台,长痛不如短痛,一刀切了算了,不然放弃也有遗憾。”王朔说。

4月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就妥善解决人工繁育鹦鹉有关问题,回函河南省林业局称,按照规定,除桃脸牡丹鹦鹉、虎皮鹦鹉、鸡尾鹦鹉外,从境外引进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所列鹦鹉种类,均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管理,其人工繁育活动应依法取得许可证。请审批机关,对符合要求的养殖户,简化手续,尽快核发证件,对未达到要求的,限期改进,达标后核发证件,对拒绝改进或改进后仍不达标的,依法清理。

该函要求河南省,“对我国没有自然分布、人工繁育的费氏牡丹鹦鹉、紫腹吸密鹦鹉、绿颊椎尾鹦鹉、和尚鹦鹉开展专用标识管理试点。在养殖户自愿前提下,可对确属人工繁育的、来源合法的上述鹦鹉,加载专用标识,凭标识销售运输……依法加载专用标识的鹦鹉作为宠物的,按利用行为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强调,对合法人工繁育来源,依法允许出售的鹦鹉,停止执行禁止交易措施,但其销售活动须在所在地政府确定的场所进行,且符合防疫检疫各项要求。严防非法来源、染疫鹦鹉假借“人工繁育”之名混入合法销售渠道。

得知这个消息,养殖户朱明喜的妻子有些后悔,此前为把自家鹦鹉全部处理给政府,还和丈夫吵了几次架。她说,当时实在太焦虑了。

朱明喜60岁,夫妻俩在老家带四个孙子孙女,平时无法外出。疫情前,他们养殖有一两千对鹦鹉,每年收益10多万。目前,他们三年前建的一百多平方米的养殖棚,已经租给附近修路的建筑工人。投资购买的换风机、空调等,也都落满灰尘。

澎湃新闻走访注意到,多数养殖户在50岁以上,基本都是利用自家房屋二楼。虽然辛苦些,但不用出远门,不耽误照顾孙子孙女,效益也不错。

许多养殖户,都是利用自家房屋二楼养殖。 澎湃新闻记者 段彦超 图

多名养殖户表示,感谢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使他们赖以为生的产业得以为继。澎湃新闻注意到,商丘市政府曾发文提到,要确保不出现因人工繁育鹦鹉处置问题导致的返贫致贫。 养殖户望标识试点尽快实施,担忧成本高

“有了新政策肯定继续干。”多名养殖户表示,正计划购买种源。

由于历史原因,商丘市的鹦鹉养殖场多数没有证件。养殖户们介绍,目前,政府正组织他们申报资料。他们还提到,鹦鹉每年可以抱四次窝,新一批鹦鹉5月就能出售,希望标识试点尽快实施。

目前,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标识。他们介绍,一般是电子标识和脚环标识。电子标识每个十五六元,对每只三十元的鹦鹉来说,实在太贵,而且会使费氏牡丹鹦鹉竞争力降低。毕竟,还有虎皮鹦鹉等3类不需要标识就可以卖给个人的鹦鹉。此外,植入电子标识,对小型鹦鹉的健康不利,可能提高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