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强对流天气发生时,最好的防范措施就是减少外出,避免暴露在野外,待在安全、坚固的建筑物里。”张涛说。
“当前,强对流天气预报可以提前数小时到数天,主要是可能性预报。相对精准的预报提前量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而这已接近精准预报预警能力的‘天花板’。”张涛说,“因此,对于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预警,需要社会响应力度不断加大、效率大幅提高,才能及时应对灾害,减少损失。”
增强气象信息就是安全信息的意识
■余辰
近期,湖北武汉,江苏苏州、南通等地出现了强对流天气,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悲剧令人惋惜,也让我们反思,如果有精准的短时天气预报,也许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笔者最近在一些省市的气象台调研时了解到,目前我国气象预报的技术、预测能力等能基本满足短时天气预报要求,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其气象预报能力和水平更是走在世界前列,对于台风及一些大的气象变化趋势都可以做到实时监控跟踪。但是预报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能否做到及时,覆盖面能否确保广泛,往往取决于地方政府。
气象服务在发达国家是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只要有需求,气象服务就能及时提供。在我国,气象服务也逐渐被地方和企业所接受。福建气象部门就为福鼎白茶的产地主动提供服务,采茶前如果有持续降雨天气,气象部门会告知茶农,茶农得到信息后会提前突击采摘,避免重大损失,气象服务进而成为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来说,特别是对于野外作业、大型建设工程、重大活动等,气象服务的作用同样重要。
笔者认为,要减少极端天气造成的伤亡损失,关键是政府和企业要提高对气象预报的重视程度,主动与气象部门合作,争取得到有效的气象服务;获取气象资讯后,要及时研判和发布,为紧急应对和应急抢险争取宝贵时间。而作为管理者,要增强气象信息就是安全信息的意识,掌握基本的气象知识,及时指挥停产、避险,这样才能发挥气象信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