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区副区长丁明哲介绍,为确保生产生活物资运得出生产一线、运得到消费一线,邗江区针对交通管控后企业货物的进出问题,始终保持与市交通管控组的跟踪对接,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对企业反映的情况逐条登记,第一时间畅通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出厂产品运输渠道,最大限度降低因疫情带来的影响。
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系列为了民生、服务民生的暖心举措,让扬州的疫情防疫有了温暖的底色。
“百合、莲子和银耳给您买回来了,一共五十八块八。”3日13时40分左右,在高邮市三垛镇茆吴村六组村民杨一嵩的家中,国网高邮市供电公司三垛供电所员工华永芳边说边取出他“代购”回来的食品。
杨一嵩和老伴卢康娥都已年过八旬,杨一嵩患有肺气肿,卢康娥去年因一场车祸,左臂做过手术,两个儿子在外地工作,老两口生活很是不易。眼下,扬州疫情形势严峻,当地防疫部门要求所有人出门必须戴口罩,进菜场和超市还要出示健康码,这让不会用手机的老夫妇犯了难。
“您身体不好,又没有智能手机,您看想买什么,我给二老去买!”华永芳的一席话让杨一嵩转忧为喜。从7月30日起,杨一嵩每天都会给华永芳递上一张小纸条,把第二天需要的生活物品写下来。在上班前或下班后,华永芳挤出时间按照小纸条上的清单,去菜场和超市替两位老人采购。提起华永芳,杨一嵩对他赞赏不已:“我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平常家里有什么事,他都主动帮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一个城市对待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态度,是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体现之一。而疫情,正是一块“试金石”。
作为扬州的老城区,广陵区有58个社区、62个村,特困、独居、高龄、残疾、重病、低保等困难老人有3000多人。
疫情之下,他们的冷暖始终被挂在心头。“我这里电梯停运了,能不能帮我买点菜?”不久前,由于连日来的暴雨,高桥村独居老人田安华所住的小区淹水,导致老人所在的楼道电梯停运,这使得本来腿脚不方便的他生活更加困难。
“您别着急,我们马上给您把菜送过去。”助老员黄义芬接到了老人的求助电话,立即出门给老人买好菜,一层一层爬到12楼,亲手将菜送到老人手中。
疫情发生以来,广陵区构建了区、街(乡)、社区(村)“三级联动”、联防联控的战疫机制,民政、残联、总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部门和120个社区、村组合力,把困难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为老人们织牢一张“防疫暖心网”,也让疫情下的这座城市有了更多温度。
全民参与,每个人都在努力散发光和热
扬州市银保监局多番打听联系到街道,要给一线抗疫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每人捐赠一份疫情保险;好心市民给社区工作人员送来40杯饮料,不愿留下姓名,只在饮料袋上留下了一句句加油鼓劲的话语;扬州一家商贸公司送来了2箱面包、20箱水和500个口罩的物资……连日来,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的瘦西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潘茂洲不断被一个个暖心的举动感动着、鼓舞着。
疫情考验下,更见城市精神。
在扬州,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纷纷卸下平日身份,穿上“红马甲”,走进社区小区、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商超、车站、工厂,开展家户排查、设卡测温、物品转运、隔离关怀、心理疏解、社区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只为一个目标——守护好这座城市,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疫情发生后,在邗江区杨寿镇从事餐饮行业数十年的“树林豆腐圆”传承基地领衔人才李树林,主动关闭经营的饭店,作为社区志愿者加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在杨寿学校核酸检测点,每天近15个小时的超负荷工作量让他的喉咙变得嘶哑、眼神充满疲惫,但他仍然选择坚守,“特殊时期,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为了这份守护,自7月28日区里开展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以来,邗江区竹西街道党群工作局副局长李慧几乎就没回过家,一直奔走在核酸检测点位协调各项工作。“今天是我和大宝哥哥的10岁生日,爸爸妈妈你们在外面抗击疫情,我们很想你们,你们在外面要保护好自己。”“我们会乖乖待在家里,爸爸妈妈放心吧。”“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爸爸妈妈能早点回家。竹西加油!扬州加油!”……8月3日,10岁龙凤胎儿女发来的视频,让李慧瞬间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