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属于恒温动物,体内有大量能量产生与散热机制维持平衡,比如产热大户是肝脏,而运动时产热大户则是骨骼肌,当然有产热那么也需要散热,人散热主要通过汗液蒸发。
因此在湿度很高的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汗液无法蒸发带走热量,因此闷热的夏日很容易发生中暑,此时的下丘脑体温调节机制失效,体内核心温度升高,非常容易中暑。
而热衰竭则是高温下汗液大量蒸发,比如干热环境水分散失很快,但却没有正确补充水分(正常需要水和盐分等一起补充),因此会出现全身性症状。
出现热衰竭后,血液循环机能衰竭、血压下降、脉搏呼吸加快、大量出汗、皮肤变凉、血浆和细胞间液量减少、晕眩、虚脱等症状,这时患者的体温基本是正常的,因此很容易判断失误。
郑同学在感到不适拒绝再次前行时,教练在旁边劝说,给他吃藿香正气丸和水,但郑同学并没有吃,也没有喝水,因此教练给郑同学测量了体温,发现腋下温度是正常的,教练也由此判断郑同学可能只是累了。
这个细节表示,郑同学由于体液大量蒸发,可能已经处在了热衰竭状态,而教练不是医生,判断不足,并且此时由于前方团队需要照顾,在第二个教练到达前4分钟离开了郑同学休息的位置。
短短4分钟之后,第二个教练赶到发现郑同学已经倒在沙丘上,赶紧将其翻过来发现仍有呼吸但脸色发白,呼其姓名以无应答。
据教练称,发现郑同学身体不适后,教练立即将其抬上车由司机开车送出沙漠。快开出沙漠时,采用手机拨通了医院电话。最后队伍车辆开出53公里后在高速路上和救护车汇合,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延伸阅读:余纯顺命丧罗布泊
余纯顺是我国著名探险家,1996年6月在新疆罗布泊遇难,之前他打算在1996年6月6日下午沿新疆的孔雀河北岸徒步向罗布泊出发,并于6月12日到达172公里外的兵团农二师32团场。
但目的地并没有等到他的到来,当1996年6月18日早上约10时20分发现他时已成一具尸体,经过法医检查确认其死亡已经5天,从其路线来看应该是迷路了,但在其死前究竟遭遇了什么已经无从调查。
但身边早已没有饮水,而余纯顺正准备挖掘大坑找水,而当时的罗布泊地面温度高达70℃,因此热衰竭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在《关于对余纯顺尸体检验报告》中,结论为:“……余纯顺的死因,系在高温环境下缺水而引起急性脱水,全身衰竭而死亡。”
热衰竭可怕不?去沙漠探险不是儿戏,做足准备比一切都重要!!
来源: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