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珍,1976年出生于通辽市。出生八个月时她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终生以拐杖为伴。肖亚珍在父母的背上完成了学业,1997年她毕业于通辽市卫生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2000年在家乡开办了村级卫生室。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草原小城的祥和宁静以及友善淳朴的民俗民风,深深吸引了她。慎重考量后,2010年,肖亚珍一家来到鄂托克前旗生活。
为梦想拼尽全力
因医学资质所限,初到鄂前旗的肖亚珍无法从事医疗工作。但她初心不忘,一边和丈夫赚钱养家一边埋头自学医学理论知识。三年的时间,她分别考取了“助理执业医师证书”“执业药师证书”。2015年,她应聘于鄂托克前旗一家中医门诊部,回归本行,继续从事了自己打心眼里喜欢的医疗事业。
不言苦累照顾公婆
2000年,肖亚珍和丈夫郭影会结婚。丈夫是名司机,常年工作在外,照顾公婆、抚育孩子、操持家务的重担基本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
2001年,婆婆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和心梗,常年服药、打针输液、住院治疗,肖亚珍细心调理着婆婆的饮食起居,给予婆婆最周到的服侍和照顾。2011年,婆婆因患糖尿病多年导致心脏功能衰竭紧急住院。为了不让丈夫和亲人们担心,肖亚珍从不流露一丝畏难情绪,而是坚定告诉他们,自己一个人就能陪床。婆婆浑身水肿,呼吸困难,无法下床,吃饭喂水、大小便这些全部都需要她亲手伺候。在住院的十多天里,肖亚珍拄着拐杖忙不停,买饭、打水、倒大小便……她不言苦、不喊累,只是默默地努力着。同病房里的病人及家属都为肖亚珍竖起大拇指,但她只是微笑着说:“都是应该的。”没有人知道,十几天里她摔过多少跤,她的双膝上被磕出多少块淤青。经过细心的照料,婆婆的病情终于好转,肖亚珍觉得再多付出都是值得的。2016年,侍候了15年的婆婆安然离世。
婆婆生病期间,肖亚珍的公公在2008年因脑出血偏瘫在床。不管是花费开支,还是照顾生活起居,肖亚珍都缄口不提所遇困难,默默为这个家庭付出着。2019年春季,公公二次脑出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身高仅有一米五,靠着拐杖行走的肖亚珍,再次扛起伺候公公一日三餐、端屎送尿、康复训练的各种重担。公公吞咽功能严重受损,呛水呛饭,起初在一小口一小口地喂时,稍微不对就会喷得她满脸都是,这时,她总会赶忙安慰老人,没关系慢慢吃。她还特意和丈夫、孩子安顿,每餐饭菜要以老人的口味和需要为准,全家都要照顾好老人心情,不能有半点嫌弃。公公经常便秘,肖亚珍就用棉签一点一点帮老人抠出来。肖亚珍懂得医理,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两度瘫痪在床的老人,现又能下地行走,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在公公眼里,儿媳更比姑娘亲。有时肖亚珍不经遗憾,要是能有一双常人健康的双腿,一定可以帮公公恢复的更好,但她更知足,自己遇到一位好公公,相处得像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未来还很长,她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肖亚珍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2020年3月,她获评“内蒙古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
做生活的诗人
生活的眷顾来自于个人的不懈努力,更源自于坚韧阳光的良好心态。从事文学创作是肖亚珍多年生活的一部分。她一直以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坚持创作,记录和抒发和她对生命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她的作品文如其人,风格朴实温暖,内容多源自现实生活和亲身经历。因其作品充满阳光刚毅的正能量,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鼓舞。曾多次荣获市内外比赛奖项。2019年,她被选任为鄂托克前旗文艺联合会理事。
带着内心沉淀出的越发深沉的感恩之情,业余时间的她还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好大姐婚姻家庭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之一,她身体力行,积极参与,献言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