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村支书孙丽美用生命托举“初心”

2021-08-25 21:20:54 作者: 福建村支书孙

2018年10月,孙丽美(右一)参加2018年四下基层大走访活动。(霞浦县松山街道供图)

孙丽美心中这本账完全是寒来暑往走出来的。“她每天除了在村里开会、到县里争取项目,剩下的时间都用来走家串户了。”古县村党支部副书记孙汉英说,这些年,古县村最偏远的自然村、还有一些住在山上的村民家,孙丽美全部都去过,回来以后她自己加班,将资料一个一个录入电脑,做成台账。

践行宗旨 用心守护村民未来

“为村里群众做点事,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志向。”这是孙丽美朴素的心声。她把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当成自己的家,群众办事“随叫随办”。她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入户与群众拉家常,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谁家有难处,她“随叫随到”。

“阿美书记是个热心人,村里哪家有困难,她都是第一时间出现,我孩子住院要交5000块押金,她帮我到处筹钱,最后还差500元,她二话不说自掏腰包垫上了。这么好的人,我到现在还不相信她走了,心都在痛……”73岁的菜农杨兆科说起孙丽美书记不停用手抹着眼泪。

杨兆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孙丽美书记对他家庭的帮助。(许文瑾 摄)

记者了解到,低保户杨兆科一家四口,大儿子有精神疾病,老婆和小儿子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是双残家庭。孙丽美为其大儿子办理残疾证、申请五保户,保证了日常生活和医疗用药开支。为小儿子安排了护林员公益岗位。为杨兆科申请房屋修缮资金10000元,残疾人创业资金8000元,产业扶贫发展资金25000元,引导帮助种植蔬菜、花生、养殖兔子,增加收入。

孙丽美十分重视文化教育。2016年村民彭志安患上血管瘤,女儿考上福州大学,家里拿不出报名费。孙丽美知道后,对彭则安说:“你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上学。”孙丽美积极向上级申请助学金,一边联系已经在霞浦县城打工一个多月的彭则安女儿,让她一定不能签长期合同。最终,孙丽美申请5000元助学补助金,让孩子报上名。

今年年初,霞浦连续干旱三四个月,古县小学98名学生和9名老师用水困难,孙丽美一直挂在心上,时不时去学校问寒问暖。起初孙丽美让人定时定点地给学校送水,后来就去松山街道申请打水井,要求一定要分一口井专供学校,彻底解决了学校用水难的问题。

孙丽美书记解决了古县小学的用水问题。(许文瑾 摄)

此外,孙丽美还很关心村里没有收入来源的困难妇女。在她的大力支持下,村支委孙立成领办了葛洪农庄,孙丽美介绍100多位村民前去务工,解决了50多位家庭较为困难的妇女就近务工,每个月有四五千块的收入。三年下来,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8万元增长到了2.4万元。

古县村困难妇女正在葛洪农庄里打零工剥莲蓬。(许文瑾 摄)

一心为公 以身作则家风永续

在担任村支部书记前,孙丽美虽然工作也很忙,但还是能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得妥妥的,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儿,公婆眼中的好儿媳,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儿子眼中的好妈妈,对亲戚好友也是照顾有加。但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家里人和亲戚朋友发现她“变”了,变得有点“不顾家”甚至“不近人情”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大年三十接到通知后,孙丽美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第一个站到了村口的岗哨,带领村干部和党员迅速投入“战斗”。白天入户摸排走访、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开展防疫消毒行动,晚上整理上报各种材料、数据……常常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到家。

今年2月。孙丽美父亲因胃出血住进了宁德市医院重症病房。老人家认为自己时日无多了,希望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能多陪一陪自己。但直到出院了,她只来看望了一次,又匆匆赶回去了,家里人有点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