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扎西江措被提拔为天路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这让扎西江措在公司的话语权更大。
新官上任三把火。在当上天路公司老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宁当恶人、不当罪人”一直是扎西江措的口头禅。他经常要求下属,既要对质量问题敢于说“不”,更要对腐败问题敢于说“不”。
然而,未能修身自省的扎西江措却没能像他自己要求的那样,底线失守。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商人、老板不约而同地围了上来,其中,四川某集团公司老板王某某第一个登门拜访,给扎西江措送了50万元人民币和一些美元。
“按当时的物价,这笔钱对很多人来说,算得上一笔‘巨款’。”据审查调查人员介绍,扎西江措少年得志,从天而降的馅饼立马把他砸得晕晕乎乎。其实,早在两年前,王某某就盯上了扎西江措这个“猎物”,并着手布局对其“围猎”。
刚开始,王某某担心和扎西江措不熟,贸然上门送钱不被接受,遂利用业务往来的机会,隔三差五约扎西江措吃喝。扎西江措原本“宁当恶人、不当罪人”的坚守,很快就被王某某的“热情”和“真诚”动摇了,“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邪念在扎西江措的心中扎下了根。
收下王某某的“心意”后,扎西江措忐忑不安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度想把钱退还给王某某。“我那时转念一想,我已和王某某很熟了,他这么讲义气,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而且我又多次给予他帮助,他送的与他挣的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就这样,在自我安慰下,扎西江措收下了这笔钱。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就难以关上。过了一段时间,扎西江措察觉此事根本无人过问,胆子渐渐变大,手越伸越长。
“贪欲就像恶魔一样,一点点侵蚀我的思想、大脑。”据扎西江措回忆,慢慢地,他收受的数额一次比一次大。从单笔受贿几十万到几百万再到几千万,从收受人民币、美金,再到公司干股,扎西江措彻底沦为贪欲的俘虏,如飞蛾扑火,焚身方休。
据查,2001年至2020年,扎西江措利用职务便利,为西藏某环境恢复有限公司法人赵某某、西藏某工贸有限公司法人段某某等7人在承揽工程方面提供帮助,收受上述人员所送现金人民币8832万余元,及价值1404万余元的公司干股、金砖、美元等财物,共计10236万余元。
君子慎始而无后忧。事实证明,有了第一次受贿,就必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党员干部要时刻自警自省自律,任何时候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不越雷池,方能行稳致远。
操持雅好,处心积虑让老板送得“委婉”一点
既贪婪无度,又附庸风雅,谁送东西不一定记得,但谁没送一定记得
“雅好”的背后,往往是一条贪贿轨迹。扎西江措知悉“雅贿”具有较强隐蔽性,遂把个人爱好当作权力寻租的“遮羞布”,肆意妄为、贪婪无度,终食恶果。
2015年6月,扎西江措卸任自治区交通厅厅长,担任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此后,老板们虽然还是像以前一样给他送钱送礼,但无论金额、次数都在逐年减少。
“过去老板们所求所托,我自己就能说了算,现在只能靠以前的关系,得转好几个弯。”扎西江措觉得,虽然看起来自己的职务晋升了,但论实权,却比以前小多了,遂声称收钱太俗,应多“修身养性”。其“爱好”也越来越广泛,字画、摄影、股票,他都有所涉猎,以至于一些老板私下给他贴上了“既贪婪无度,又附庸风雅”的标签。
为充分压榨扎西江措的“剩余价值”,老板们想破脑袋投其所好。扎西江措一边感叹仕途“日薄西山”,一边自得还能“发挥余热”,始终秉持“谁送东西不一定记得,但谁没送一定记得”的原则,把老板们送的小玩意视为灰色收入、隐性福利,最大限度满足个人贪欲。
扎西江措喜欢摄影,海南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某某便向扎西江措赠送20.6万元品牌相机一部。扎西江措告诉办案人员:“我向他们保证,既然他们花了心思、下了本钱,转再多的弯,我也不会让他们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