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B.1.617突变株的S蛋白具有共同的特征性突变,包括G142D、L452R、E484Q、D614G和P681R。
进一步分析发现,L452R和E484Q突变会使新冠病毒的RBD与人体细胞的受体ACE2的结合能力增强,而另外一个突变P681R则可能有助于提高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率以及病毒的内化,从而增加病毒的传染性。
而且,L452R、E484Q和P681R突变的存在还会导致新冠病毒与RBD中和抗体REGN10933和P2B-2F6的结合能力降低,这意味着,这些突变很可能会导致抗体中和病毒的能力下降。
除此之外,另有研究指出,L452R突变可以使35株针对RBD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活性降低或消失,其中包括3个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单克隆抗体。
突变的L452R还可以逃脱细胞免疫,可能增加病毒的传染性并增强病毒的复制能力。
也就是说,B.1.617突变株在突变中,不仅获得了更强的传染性,还可能会导致对先前的野生病毒株产生的免疫力大打折扣。
这也就引出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现有的疫苗是否会对B.1.617失效?
“蛊王”或致疫苗失效?
新冠病毒的一些突变导致新冠疫苗的效果下降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我们现在的疫苗都是基于早期尚未发生这些变异的病毒生产出来的,关键是,突变究竟会让疫苗的保护力下降多少。
有一项研究使用注射了两针辉瑞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免疫过后的个体的血清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者获取了15份免疫过的血液样本,分析其对B.1.617的中和作用。研究显示,所有血清都能够有效抑制野生型病毒S蛋白的进入,但对B.1.617的抑制效果较差(下降至原来的1/3左右)。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病毒变异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不知道随着病毒变异,病毒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只希望印度的疫情能够早日得到控制,要是真的出现“百毒不侵”的蛊王,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