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柳永死在一家青楼里,除了一枝拙笔和几张宣纸,身上既无一文金钱,身边也无陪同的亲人,这倒也印证了柳永为官的清凉。那家青楼的老板敏捷发起,组织了大江南北的当红歌妓来为柳永送葬,途中没有凄凄惨惨的哀乐,而是一路吟唱缠绵悱恻的情歌,没有白色丧服,而是红粉迎面、花枝招展,信任这正是柳永终身喜爱的香艳滋味。后来,每到清明时节,歌妓们都相约到柳永的坟场祭扫,这一习俗居然延伸到了柳永去过的全国许多城乡,成了青楼的“行规”,被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俨然成为职业的节日一般。
至于柳永词的艺术成果,专家谈论甚多,笔者不想多言,只想说柳永的词太招人,金国皇帝完颜亮本不想再交兵,熟料在读了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后,真实受不了那生香活色的引诱,居然又起了南下灭宋、强占江南的邪念。
大词人苏东坡曾问一个伶人:我写的歌词与柳永的比怎么样?那伶人回答说:柳永的词,合适十七八岁的青楼女子,拿着精巧的红牙板,缠缠绵绵地唱“柳树岸,晓风残月”;而您的歌,则要由西北大汉,弹着铜铸的琵琶,挥舞厚重的铁绰板,摇滚着唱“大江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