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瘟疫是什么发生的?中国古代发生过几次瘟疫?

2021-01-05 11:03:19 作者: 古代的瘟疫是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巨细,病状类似……,正气存内,邪不行干,避其毒气。”《素问·天性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劲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喽罗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指出温疫具有感染性、盛行性、临床体现类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色,并以为只需“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其作品《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说“余家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编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逝世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文中的“伤寒”,除了指外感热病外,还包含了其时的烈性盛行症,可见其时瘟疫盛行之猖狂。

image.png

  三国

  曹植《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盛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描绘了当疫病盛行的惨状,并明确指出:“疠气盛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造成的。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诗》中也记载:“……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不知道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是其时苍凉情形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从汉桓帝刘志,至汉献帝刘协的七十余年中,记载有疫病盛行17次。疫情比年,生灵涂炭,即便是士大夫们也未能幸免。如文学史上闻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也一时俱逝。其惨状可见一斑。

  晋朝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对瘟疫也有论说,以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理解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医治、防备温疫的丹方。

  隋朝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疠病诸候》以为疫疠病“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有一岁之内,节气不好,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类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并以为岭南区域的青草瘴、黄芒瘴等瘴气也属疫疠病规模。并进一步指出:“此病皆因岁时不好,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患病,则病气转相染易,甚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神通以防之。”

image.png

  唐朝

  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伤寒》立“辟温”一章,记载医治温疫的丹方。

  出于唐朝王冰今后的《素问》遗篇,以为温疫与五运六气改变反常有必定的联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疠”之称。阐明古人现已意识到温疫的致病原因不同于一般的六淫外邪,而是一种疫毒之气。

  宋代

  宋代医家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一·立诸时气解利忌讳式三》:指出“又如正二三月,人气在上,瘟疫高文,必先头痛或骨节疼,与伤寒、时气、冒暑、风湿及中酒之人其状皆相类。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药治之。……夫瘟疫在表不行下,况巴豆之丸乎。”对瘟疫的临床体现、医治提出了自己的观念。

  元朝

  元朝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众一般病者是,又谓天行时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总结了瘟疫的医治办法。

image.png

  明朝

  明朝医家吴又可目击其时疫病盛行的惨状,在前人有关论说的基础上,对温疫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讨论。其所著的《温疫论》是我国论说温疫的专著,对温疫进行了具体的论说。以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温疫的致病因子是“异气”,又称“疫气”、“疠气”“戾气”等,是对温疫病因的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