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了选拔人才也每年设立科举考试,目的就是为了选拔出比较优秀的人才为国家效力,现在推行的各省考试就是来源于古代,主要是考虑到古代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学生学习的成绩有所偏差,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明朝的南北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里解释一下当时的考试流程,首先是在考生按照自己所在的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参加考试,被录取的称为进士,然后再一起统一参加殿试考试,被皇帝亲自选出三甲和席吉士,这个制度在明朝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几乎两百年的时间一直在使用。
为什么要推行南北卷呢,这里根据历史书籍的记载,大概在明朝洪武年时期,有一年的科举考试中,被录取的几乎全是北方的人士,因此怀疑是故意作弊导致的,主考官被杀掉,后人流放,而到了1397年的时候,在二月份录取的人群中,又几乎全部是南方人,被朱元璋发现了,怀疑是蒙蔽圣听,因此将相关的官员全部处理,并在此命令到六月份的时候重新考试。
后来在朱元璋亲自主持下,被录取的几乎是北方学子,才平息了这次的风波,因此后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就设立2月份的考试为南榜,6月份的考试为北榜,这样的话南北方的学子都能参加考试,还比较公平。
其实这还是反映了当时环境下的教学制度问题,所以到了后来开始按照省进行划分,然后进行调整,规范了许多,一直到许多年之后也一直在使用这种制度。